又是一年秋收季,連日來,隨著180余畝香榧逐漸成熟,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板橋畬族鄉潘八村的香榧基地里熱鬧非凡,林農們忙著采摘青果,個個笑逐顏開。
“由于去年授粉期氣候不佳,今年的香榧青果產量有所減少,但是價格比往年都高,目前市場收購價已經超過了30元每公斤。”基地負責人許巖富說,六年來,他先后投入香榧種植資金300余萬元,對香榧產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前幾天還專門搶購了一萬多株香榧幼苗,準備進一步擴大基地種植規模。
像許巖富一樣,現在在松陽的19個鄉鎮(街道),230多個山區村,1萬多戶農民參與香榧種植,香榧產業正逐步成為他們增收致富的新法寶。
玉巖鎮何山頭村外出人口較多,閑置土地資源充足,村民葉發起自2013年回村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后,便放棄了義烏的生意,全身心撲到村民致富、村莊發展上。但對于發展什么產業能帶動村民增收一直心存茫然。
“縣里這幾年在我們山區村主推香榧種植,附近余葉村等地也有成功經驗,我們村兩委班子一合計,也打算發展香榧產業。”葉發起回憶說,但香榧種植周期長、收益慢卻讓很多村民望而卻步。
于是2014年,葉發起和幾名黨員干部首先帶頭開干,精心選擇了掛果最快的大苗開始試種,并挨家挨戶推廣宣傳。當看到第一批香榧苗抽枝發芽迅猛,近百戶村民也于次年主動加入到香榧產業的發展,一口氣種下了8000多株。
“經過幾年的種植,長勢良好的香榧讓村民看到了希望,我們這些村干部跟他們聊天的底氣也更足了。”葉發起說,現在村里每年還會邀請電大老師和農業局技術員來村里給種植戶講解香榧種植技巧,如今大家信心滿滿,干勁十足。
與何山頭村農戶不同的是,玉巖鎮白麻山村村民葉學根已經嘗到了收獲的喜悅,2003年,他和幾個村民在該村荒山種下近70畝香榧小苗。“雖然現在香榧還是盛產過渡期,但基地收入從去年開始就超過了15萬元。”葉學根說,2011年開始香榧基地就開始零星掛果,去年采摘青果就達6000多公斤。
“在政府扶持、先行示范下,縣里不僅制定出臺《松陽縣扶持香榧產業發展意見》,還成立了香榧產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松陽縣香榧產業協會會長王朝金表示,如今全縣香榧種植戶已經擰成一股繩,除了倡議行業自律,還會自發組織去諸暨等地考察學習,共同探討香榧公共品牌推廣、標準化生產。王朝金說,今年松陽的7萬畝榧林將為種植戶增收1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