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慶假期,浙江省東陽市城東街道塘西松菊農場,被前來采摘柑橘的市民圍得水泄不通。然而,無論是便宜好吃的本地橘,還是久負盛名的蜜柚、臍橙,都被一種名為“紅美人”的柑橘搶盡風頭。農場主周德松種了40多畝的橘子,開價40元/公斤。這么貴的橘子,有人買嗎?直到昨天,還有許多人跑到農場,他們說,吃了“紅美人”,就不想再吃其他品種的柑橘了。
“新式橘農”走高端種植路線
“紅美人”原名“愛媛28號”,是從國外引進的雜交新品種,果肉黃橙色、易化渣,是稀有的禮品橘。
種出這些“土豪橘”的周德松,當過公務員,也下海經過商,后來轉型當了農民,2010年在城東街道塘西承包了200多畝土地,種起了火龍果、柑橘、藍莓等經濟作物。
周德松戲稱自己是“新式橘農”,因為他種植的思路、套路都跟別人不太一樣,求新又求變。“要種就種質量好的,別人種水果,都是以豐產為主要目的,我種水果,一定要走高端路線。這符合生意場上賺錢的定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周德松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2013年,周德松將5000株“紅美人”種在了他承包的40畝土地上。4年下來,他在這片土地上,陸續投進600多萬元;為了解決橘子的種植難題,周德松經常跑到省農科院柑橘研究所去學藝,專程向專家討教,還把這5000多株的“紅美人”柑橘請進大棚。住進大棚以后,采摘期可以從2個月延長到6個月。“只有我自己知道,這幾年我付出了多少。”周德松笑著說,平時,他也不閑著,買來一些農技書籍仔細研究,還常常去收購有機肥。
追求的不止一個“紅美人”
周德松的付出得到了回報。2014年,隨著果實由綠轉黃,由黃轉橙,“紅美人”掛果了。嘗了一個自己試種的橘子后,周德松心里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幾天后,剛好幾個朋友來訪。他親手摘下了“紅美人”柑橘,請朋友嘗鮮。“你這個橘子真好吃,多少錢一斤?有多少我要多少。”朋友吃過以后,贊不絕口。就這樣,周德松靠著幾個橘子,敲定了當年的橘子訂單。
雖然當年只掛果100多公斤,但“紅美人”已給人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去年掛果后,每摘一個,我心里的底氣就增加一分。”周德松說。2016年,“紅美人”銷出1000公斤,今年采摘期一到,人們便涌向了農場。“今年預計可以銷售1萬多公斤。”按照老周的估計,明年,這批“紅美人”會迎來一個小高峰,銷量將達2.5萬公斤左右。
“寧波象山那邊收購價已經達到70元/公斤,網上甚至有賣80元/公斤的。”周德松卻堅持只賣40元/公斤,他表示自己并不想賣這么高的價格。“一來想為農場聚集人氣,二來都是回頭客,沒必要賣這么貴。”
據悉,東陽及周邊縣市的橘農已有人開始種植“紅美人”了。“按照我的預測,5年內,大量‘紅美人’就會在東陽上市。”不過,周德松也提醒,種植“紅美人”的投入比種植一般的柑橘要高很多。
周德松的追求不止一個“紅美人”,在他200多畝的橘地里,共有近10個柑橘品種。2015年,他的松菊家庭農場獲省農科院優質水果示范園稱號。“種植水果也要跟上市場和大眾口味,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周德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