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它們緩緩地爬上岸躲在陰涼處納涼呢!”10月9日中午,走進海南海墾龍江農場公司龍偉金龜園,龜園主人黃偉指著龜池里的草龜樂呵呵地說。依靠養龜,黃偉走上了一條致富路。他還帶領職工成立合作社共同致富,至今已吸引300多戶職工加入。
養殖草龜市場前景廣闊
黃偉告訴記者,草龜適應環境能力強,繁殖快。“你別看它長相普通,它在市場上十分受歡迎!”黃偉說,草龜肉味道鮮美,營養物質豐富,龜殼還有藥用價值。草龜養至3年左右,重量可達3斤多,市場收購價60元一斤,效益可觀。
“它們都是吃池塘里的小魚小蝦,還吃白菜、地瓜葉等蔬菜,很少喂飼料。”黃偉說,草龜還特別“扛餓”,基本上兩天喂一次食即可,而且食量不大,養殖成本低。
黃偉告訴記者,草龜年齡越大,肉的品質越好,價值更高。一只養了8年到10年的草龜重量達6斤到8斤,價格為120元一斤。目前,他一共養了800多只近20年的老草龜,價格不菲。
培育優質龜苗是關鍵
如今,在龍偉金龜園里,養殖了3000只草龜種龜,年產龜苗近5萬只,年收入40萬元。
黃偉的創業路并非一帆風順。今年52歲的他年輕時割過膠,種過香蕉,養過青蛙。1996年,他從一個臺商口中得知,草龜抗病力強,養殖效益好。于是,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引進了30只草龜種龜,培育龜苗。
然而,養殖第一年受到超強寒潮的影響,產蛋季節,龜蛋破殼率卻不到20%。“還是自己的孵化技術不到家。”黃偉說,此后他購買了價格不菲的電熱孵化設備,并在養殖場建設、種苗選擇上下功夫。
他告訴記者,養殖草龜應當選址空氣清新、水源潔凈充足、噪聲較小的地方。而種苗選擇則是養殖成功的關鍵之一,應防止草龜種龜近親交配,否則容易出現龜苗畸形、體弱多病、免疫力低等現象。
通過不斷嘗試,黃偉終于摸索出一套培育優質龜苗的方法。如今,通過改善環境和改良技術,龜蛋破殼率在80%以上。
帶領更多職工致富
2014年10月,黃偉籌集資金70萬元,成立龍偉金龜養殖專業合作社。他通過提供價格優惠的種苗、回收商品龜(養殖3年左右的龜)等方式,吸引職工加入。對于貧困職工,他還免費提供龜苗。目前,有300多戶職工加入合作社。在龍江農場公司,職工們興起了“養龜熱”,有的利用基地搞規模養殖,有的在自家庭院養殖。
龍江農場公司32隊職工鐘國紅于2014年底加入合作社,至今已養殖了上千只種龜。“去年培育出一批龜苗,收入有兩萬多元。”鐘國紅說。
龍江農場公司還每年舉辦促就業創業、職工養龜技術培訓班,由黃偉擔任講師,現場解答職工的養殖難題。今年4月,龍偉金龜養殖專業合作社基地還被省總工會授牌“就業創業示范基地”。
去年,黃偉將自家一個3畝大的龜池改造成24個小池,養龜品種也由單一的草龜擴大到火焰龜、歐洲澤龜等13個品種。如今,他還圍繞龜池種植了1000多株檳榔樹、紅心橙樹,并承包龜池旁邊的一片荒地建設垂釣點、休閑娛樂屋、餐廳和合作社辦公室,使龜園成為集種養、觀賞、休閑、娛樂、餐飲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莊。
“下一步,我還要建立一個龜類科普基地,家長帶孩子來這里不僅可以看美景、吃龜肉,還可以學知識,真真正正回‘龜’自然。”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