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國產種子唱“主角”

   日期:2017-10-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59    評論:0    
核心提示:面對復雜形勢,種業人沒有坐以待斃。目前,在三大主糧作物中,水稻、小麥全部為國產品種,玉米的國產品種面積比重也占到了90%,國產種子唱起了“主角”
 
  種業變了!這是如今無數人的直觀感受。

 

  過去,一提到種子,無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圈內人的印象,似乎都與高科技含量、產業化等現代元素不沾邊。誠然,相比于全自動的農業機械和大型的智能溫室,一粒小小的種子看上去沒有太多文章可做。在中國農業邁向現代化的最初幾年,種業落伍了。

 

  然而,時事不等人。一方面,國內供給結構矛盾突出,農產品價格倒掛問題越發顯現;另一方面,國際種業巨頭兼并重組加快,國內種業市場大有被國外品種壟斷之勢。

 

  面對復雜形勢,種業人沒有坐以待斃。目前,在三大主糧作物中,水稻、小麥全部為國產品種,玉米的國產品種面積比重也占到了90%,國產種子唱起了“主角”。

 

  種業是怎么變的?有一組數據可以給出我們答案:種企數量由五年前的6003家減少到4316家,而注冊資本超過一億元的企業卻由155家增長到341家。這一減一增,反映的恰恰是這五年來種業改革的核心——激發企業活力。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成績已經證明,企業是培植和壯大市場的基本主體,這個道理放在延續了千年的種業身上同樣適用。企業發展了,吸引來了資本,投向科研的錢更多了,育種家有了更好的條件施展拳腳,分子育種、高通量試驗,一些原本只屬于發達國家的詞匯,也開始出現在我們的民族種業上。

 

  管理部門也沒閑著,從品種管理到市場準入再到信息化監管,五年來,伴隨著新《種子法》的修訂和配套政策法規的逐步完善,種業的管理更加與時俱進了。如果說企業的轉型升級激發了種業發展的內生動力,那么管理者角色的轉變則又為種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從“裁判”到“場務”,1212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放管服”上,與種業人貼得更近了。

 

  回首這五年,良種聯合攻關、權益比例改革、種業大數據平臺……種業人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展望未來,種業又被賦予了一項神圣的使命。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浪潮中,種業扛起了領軍旗,刷出了屬于民族種業的“存在感”。

 

  點贊,中國種業這五年!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