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
新種子法推動種業發展再上新臺階。新法實施后,通過各級農業部門的共同努力,種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企業科研投入不斷增加,品種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科企分工合作更加明確,種業科技體制改革成效顯著,各方行為全面規范,種子市場秩序向好,管理體系更加健全,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
一年多來,農業部秉承立法精神和“放管服”要求,嚴守“法不授權不可為”的基本遵循,以營造全面依法治種局面為目的,以發展現代種業建設種業強國為宗旨,扎實推進新法宣傳貫徹工作,認真完善配套規章,全力推進法律法規落實到位,不斷完善扶持政策,開展督導檢查,全面貫徹落實新種子法,建設法治種業新格局。
下一步,農業部將繼續加大法律宣傳貫徹力度,推動品種權保護水平提升,推進種業放管服改革,為推進現代種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發改委
一年多來,國家發改委堅持規劃引領,把現代種業發展擺在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突出位置。一是把發展現代種業作為“十三五”期間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和關鍵措施。二是在《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中部署了推進現代種業創新發展、實施現代種業建設工程的任務。三是將印發《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推進現代種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加快推進甘肅玉米、四川水稻和海南南繁三大國家級育制種基地建設;批復農業部報送的項目可研報告,投資2.6億元推進國家作物種質庫建設;每年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5億元用于農作物種子工程建設,增強現代種業競爭力。同時嚴格外資準入,加強對國內種業發展的合理保護。
下一步將繼續貫徹落實種子法,結合部門職責分工,將各項工作抓實、抓好。
科技部
種子法出臺后,科技部與農業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共同印發了《主要農作物良種科技創新規劃(2016-2020年)》,系統部署種業科技工作;分兩批啟動實施研發項目41項,落實中央財政資金20.9億元,強力支撐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育種基礎性、前沿性和應用技術研究;加強種業科研能力建設,強化成果轉化,激發創新活力,促進種業發展。
當前,我國共保存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47萬份,保存總量居世界第二位,良種在糧食增產中的貢獻率達到43%以上,“十二五”期間,選育并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3100多個,累計推廣15億畝。種業科技創新能力逐步增強,具備了較完善的全產業鏈商業化創新體系,部分企業的育種成果大范圍推廣應用。
下一步,科技部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種子法,繼續加大對種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為種業做大做強提供科技支撐。
財政部
近年來,中央財政圍繞關鍵環節和重點任務,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支持措施,逐步形成扶持種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政策保障機制。一是2016年在農業部部門預算中安排相關項目支出,支持開展新品種試驗示范、種質品種資源保護、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等工作;二是研究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大力推廣高效、安全的育種制種技術;四是著力推動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建設。
現代種業發展基金運營3年以來,已投資12.78億元,投資項目23個,重點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的大型種業企業,打造“種業航母”,同時,積極支持種業企業延伸種業產業鏈,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下一步,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堅定地落實國家扶持種業發展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完善財政扶持政策,突出支持重點,創新機制,加強管理,狠抓落實,推動我國種子產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