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當我們來到濱州市沾化區黃升鎮藺皮村投資百余萬元建成一處出境水果包裝廠時,村黨支部書記、沾化鑫春冬棗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的皮勝春正在調試新建的總儲存量達到300噸五個冷庫。皮勝春當選為藺皮村黨支部書記后,在冬棗生產銷售方面,靠著超前的思維方式與不斷地求知精神,開展了農超對接、綠色認證、出口基地建設一系列超時代工作,為群眾趟出了一條致富路。
科學管理---提升冬棗品質
2008年以前,藺皮村冬棗管理很粗放,大多采青賣青,很多都賤賣,由此惡性循環,農民增收困難,村中種棗能手皮勝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當年村“兩委”選舉中,慷慨激昂,要在冬棗生產方面帶領群眾致富,獲得了廣大黨員群眾認可,當選為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
當選為村主要負責人以后,皮勝春感到,光靠群眾自我摸索自我管理很難提高冬棗品質,也很難賣出好價格,于是在2009年3月1日牽頭成立沾化縣鑫春冬棗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推行“五統一、四轉變”管理模式,(統一技術、統一澆水、統一施肥、統一藥物、統一防治病蟲害,個體管理向群體管理轉變、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變、治療管理向預防管理轉變、片面管理向系統管理轉變);加大技術培訓力度,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方式,聘請專家舉辦技術管理培訓班、組織棗農外出參觀交流,提高棗農技術管理水平;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成果,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的有機冬棗,推動冬棗的提純和升級。當年冬棗質量有了大的提升,直接吸引了冬棗大客戶入駐,平均畝收入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
農超對接---實現群眾增收
“與德國麥德龍超市簽約后,我們種的冬棗再也不愁賣了,在家門口就能把我們種植的冬棗賣到全國各大城市,每公斤價格比在市場上高了1元錢,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9月13日正在藺皮村直采基地進行冬棗后期管理的棗農藺大哥信心滿滿的說。
原來,皮勝春認識到,質量是基礎,銷售是關鍵。合作社注冊了“迎雪紅”商標,不斷轉變營銷觀念,著力破解銷售難題,積極探索訂單銷售路子。2010年,在發展有機冬棗基地的同時,合作社在青島沃林有限公司的積極推動下,與德國麥德龍超市強強聯合,建立了2900畝“農超對接”直接采購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的現代農業產業化模式形成,基地又順利通過麥資達公司對冬棗基地進行了審核認證,實現了海外銷售訂單化。同年又與泰國易初蓮花上海總部簽署了國內供貨協議,直接與大超市大公司對接,減少中間環節,使棗農獲得更大收益的同時,大超市大公司也獲得了最優質的沾化冬棗。皮勝春倡導的農超對接,使鑫春冬棗專業合作社的棗農與大型超市實現了“雙贏”。
創新模式---拓寬銷售渠道
作為典型村支部書記,皮勝春對電子商務發展情況進行了考察學習。通過學習,了解外地現代電子商務發展和操作規程,回來后利用他“映雪紅”電子商務品牌,開始了對合作社大棚冬棗網上銷售,開展了前網后棚式銷售,并帶動全鎮200余戶電商與淘寶網、“好品山東”、京東商城等電商平臺合作,加大與順豐、韻達等快遞物流公司合作,當年冬棗網上總銷售量超過200萬斤,其中鑫春冬棗專業合作社網上銷量超過全鎮20%。
當看到沾化冬棗不但在國內市場受到青睞,也受到國外市場關注時,皮勝春第一時間投入8萬元購置的ODC羥基氧化無害處理機,不用化學農藥就能殺菌殺卵殺幼蟲的功效對下步出口基地建設建設提供了保障,同時投資百余萬元建成一處出境水果包裝廠,內有總儲存量達到300噸五個冷庫,在國家海關,商務局的協助下,成功將沾化冬棗投向國際市場。
皮勝春帶領群眾走向致富路以后,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借助各方力量,投資130萬元硬化進村路、主街、街巷;建設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主題的健身廣場,讓黨員群眾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實現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雙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