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幾毛錢1斤的百色芒果,現在市場零售價1公斤升至10元左右,高產優質品種甚至每公斤高達幾十元。原因在哪里?就在于實現了精品化和品牌化。
孫立武: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健康有機農產品越來越青睞,優質高價甚至天價農產品也仿佛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天價白菜、天價草莓等等,優質高價農產品真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爭先恐后的想要進入到消費者的餐桌上。
為什么它們能有別于普通農產品呢。一方面,這些年,國內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時有發生,令消費者對于健康有保證的農產品更加追捧,只要質量好,哪怕是價格貴一點,大家也能接受。另一方面,就是農產品品牌化的打造,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開始陸續進入到明星行列,讓消費者尤其是中高等消費者更加青睞,送親朋好友不僅健康,而且更加有面。
那農產品品牌是如何打造的呢?當然是需要內外部的共同努力。
近年來,在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大旗下,農產品品質的保證自然是關鍵所在。像是陜西的天價草莓,平均一顆單價在6-7元,這種品種是從國外引進,采用世界上先進的智能玻璃溫室來培育生長,并配以精準水肥循環系統、智能溫控系統、吊架立體栽培等多項先進技術,實現了草莓栽培的智能化和集約化,保證草莓的品質,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不論技術多現金,成長過程把控多嚴格,唯一的追求點就是品質。
品質有了保證,接下來如何躋身品牌行列的呢,其實有很多地方都值得借鑒。比如吐魯番的葡萄、西湖龍井、安徽鐵觀音、褚橙、百色芒果等等,這都是特色品牌農產品的代表,當地的做法更值得大家借鑒和學習。比如近期又獲殊榮的“百色芒果”,作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被列入農業部中歐互認的35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名錄,得到了國際的認可。
芒果各地生產很多,為什么百色芒果會成為成為明星呢?離不開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近年來,當地政府部門圍繞著供給側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品牌發展獎勵政策,鼓勵和培訓了一批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并且通過扶持有機農業基地建設,推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打造,樹立綠色農產品的品牌。當然在品牌化推廣過程中,監管更是有力保障,比如組織專業機構加強對無公害農產品的督查,并針對食品企業進行年檢和執行相應的標準規范,力爭當地有機農產品全部實現可追溯。
通過內外部的聯動,廣西當地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的“三品一標”品牌,提高了農產品的知名度,促進了廣西特色農業大品牌的打造,除了百色芒果,綠色食品白砂糖、南寧香蕉、桂林桂花茶的品牌影響力也同樣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