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一直是綠色農業發展項目不斷開拓的地方。如今平地上的精耕細作,因生產綠色、生態綠色、生活綠色,而成為綠色陣營里的新寵。
吃葡萄不用洗,并不奇怪,但不用洗還健康就不能不點贊了。“葡萄上化肥不好吃,要上雞糞等農家肥,與種瓜差不多。”在長春市寬城區蘭家鎮葡萄基地當技術總管的呂業洪聊起他的晶瑩牌葡萄就很高興。
“這葡萄專家化驗了,還要進行跟蹤服務的。上農博會來的展商都是出類拔萃的,本地在這個季節賣鮮葡萄的,都是行業佼佼者。”呂業洪棚室的葡萄熟了,卻不上市場零賣,而擺進各大超市的水果展位出售,已有8年了。
“采摘園的葡萄有巨峰、茉莉香、含香蜜等5個品種,都靠自己琢磨嫁接出來的。”呂業洪的基地附近有30多家葡萄種植戶,每戶每斤都賣10多元。一些消費者慕名而來,自己剪下葡萄購買。既有動手采摘的樂趣,又有眼見為實的真實,采摘的葡萄雖然比市場零售價高,但消費者看到眼前農產品有過硬的綠色品質,滿意而歸。
“3畝地大棚里種上葡萄苗,投入一次,收獲12年。4年就回本了,之后每年收益都有4萬多元。”呂業洪說。
現在是葡萄銷售旺季,每天都有7000多元收益。雖然僅20多天采摘期,卻能通過隨時隨地銷售,讓人們吃上優質的葡萄,讓種植戶可以有一份可觀的收益。同時,隨著網上銷售的開展,他們已在長春市占據鮮葡萄配送的部分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