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別把肥料“貼牌”搞成“砸牌”

   日期:2014-11-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21    評論:0    

  肥料貼牌,說白了,就是代加工,由于監管缺失,一度成為造假重災區。最近媒體曝光的河南某大型國企產品質量問題,原因就出在授權小廠使用其品牌制售不合格產品,導致農業生產嚴重受損。梳理近些年公開報道的肥料造假案例,涉及貼牌代加工領域的并不鮮見。

  大致說來,肥料行業的貼牌加工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流通企業擁有了一定的品牌效應和市場網絡后,向上游延伸,委托生產企業生產自有品牌的產品;一種是大型跨區域生產企業為了擴大銷售半徑,委托當地企業貼牌生產。在這兩種情形中,如果被委托方是大型企業和誠信企業,質量相對有保障;但如果是當地誠信記錄不好的小型企業,由于生產技術、檢測條件的不足,加上非法逐利的沖動,很容易發生質量問題,一旦出事,對品牌的影響不可低估。

  盡管代加工中存在各種風險,但作為一種社會化的分工,它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對生產企業而言,貼牌加工是實現擴張最經濟最快捷的方式。此次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新規定,使得產品身份信息變得更加透明,筆者預測,未來有貼牌需求的企業在選擇代加工企業上將更加慎重,品牌和品牌之間的合作將會成為主流,因為這種代加工方式不僅大大降低了造假風險,還會形成品牌的疊加效應,雙方都會從這種合作中受益。

  盡管如此,但整體上貼牌只能是肥料行業階段性的現象,從肥料行業發展趨勢看,通過代加工生產貼牌肥料會越來越少。

  這些年我們不難看到,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貼牌加工對品牌塑造弊大于利。對于品牌企業而言,通過適當的貼牌加工能達到快速搶占市場的目的,過去之所以很多企業在全國貼牌,正是出于擴大市場布局和加速品牌成長的需要,但近兩年肥料行業的整合已經進入新階段,在經過前期的市場培育之后,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于在成熟區域直接建廠或兼并收購,而不是一味貼牌,既難以監控,甚至還受制于人。從保護品牌的角度而言,這樣的方式自然也是最保險的。

  肥料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直接關系到糧食安全和公眾身體健康,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受到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當下,對它的監管會越來越規范,貼牌加工作為肥料造假的重災區之一,對它的約束相信會越來越多。因此,從長遠來看,貼牌對肥料企業而言并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