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的原因千差萬別,但歸根結底還是貧困戶缺少產業依托。要實現脫貧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陜西吳起縣桐寨村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合理發展產業,走出了一條政策支持、合作帶動、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合作社+”產業扶貧模式,實現了提升內生動力的“造血式”扶貧。
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實施以“合作社+貧困戶”為推進精準扶貧的主攻方向。但是還存在扶貧產業針對性不強的問題,一些向貧困戶推薦的產業由于地理環境、勞動力、資金、技術等原因無法發展壯大;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技術支持,幫扶壓力大,一些合作社不愿接納貧困農戶;有些產業項目沒有考慮市場,產品銷售難等。
“選”產業要符合生態發展理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農業供給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扶貧產業要符合生態發展理念,做到產業發展可持續,農民增收能持久。
“選”產業做到因地制宜。產業應當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努力做到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根據各地資源,做好產業項目布局,從貧困村、貧困戶的實際出發,研究制定貧困村、貧困戶產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形成精準扶貧產業項目庫,才能較好地解決貧困戶在發展產業方面參與度不高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