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張恒發是宜君縣哭泉鎮塔莊村村民,一家因病致貧。2016年,在合作社幫助下,他嫁接改良了核桃樹,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年底脫了貧。
7月12日,在張恒發的家中,他提起讓自己脫貧致富的“公司+農戶”托管模式:“除了日常管護、除草、采摘之外,合作社上門幫我們嫁接、打藥,年底除了核桃賣的錢,我們還能拿分紅,真的是貼心服務啊!”在宜君縣哭泉鎮鑫鋒核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曹太峰告訴華商報記者,“我們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貧困戶的核桃園進行全方位管理,對核桃園全部托管,上個月還發了131040元的股金分紅,每戶分到840元。”
據了解,宜君縣林果科技經營管理中心與陜西供銷集團合作,于2016年元月20日成立了陜西益豐源農林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確定了“公司+合作社(企業)+貧困戶+基地”的扶貧運營模式,制定了核桃產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鑫鋒核桃專業合作社就是益豐源農林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5所合作社之一。
在陜西益豐源農林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檔案柜里,存放著652戶貧困戶和被托管的153戶、1209畝核桃園的詳細檔案資料。董事長令宗科說:“我們和合作社及貧困戶都簽了協議,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對核桃樹實行托管,最終還進行核桃回購,解決農戶的后顧之憂。讓貧困戶的核桃樹,真正變成脫貧致富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