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環保、市場三大問題接連出現,草甘膦產業急需洗牌。為此,國家應大力控制產能,將環保核查進行到底。在11月15日召開的2014(第四屆)草甘膦產業綠色發展高峰論壇上,湖南省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汪建沃對目前國內的草甘膦市場發展,亮出了自己的觀點。
目前。全球年需草甘膦原藥在80萬噸左右。我國擁有超過全球50%以上的原藥市場占有量,終端市場占有率卻不到20%。汪建沃痛心地指出,出口1噸原藥換不回1噸孟山都的農達,草甘膦行業已經共同鋪設了一條犧牲環境、犧牲資源而又得不償失的危險產業鏈。
汪建沃認為,我國草甘膦行業出現眾多亂象導致上述結果。比如:產能嚴重過剩、無序競爭已經導致局面失控;偷排、亂排、“變廢為寶”(廢水加工成10%草甘膦水劑)讓人“談草色變”;魚目混珠,草甘膦彼鹽充草甘膦此鹽,欺騙消費者;原藥出口受制于人,制劑市場占有率無力快速提升等。
面對混亂的局面,汪建沃認為,環保核查有望成為草甘膦后市的關鍵轉折點。環保核查將加速草甘膦產業洗牌,推動兼并、重組工作。草甘膦生產企業將更加重視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企業。將促進草甘膦產業真正做大做強。
受到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繼續增長,草甘膦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等利好因素刺激, 又有一些中國企業陸續宣布進入該行業或上馬新產能,將在1-2年后集中釋放。汪建沃表示,這是一個危險信號,國家應該下大力控制產能。
汪建沃建議,加強對新建、擴建、恢復草甘膦(雙甘膦)項目環保準入條件核準,確保新建、擴建、恢復項目同步達到《環保核查指南》的要求。加大對未申請核查草甘膦(雙甘膦)企業的抽查力度,遏制違規排放。把握統一的尺度,確保環保核查公平、公正,對每家企業都進行嚴格核查,一家不放過。對核查不合格的企業給予1年整改期,經整改仍然不符合核查要求的企業,堅決予以關停。對拒不接受環保核查的企業,堅決予以關停。
為了草甘膦行業扶優扶強、淘汰落后產能,鼓勵骨干企業做大做強。汪建沃還建議對通過環保核查的企業給予減免草甘膦(雙甘膦)產品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