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湖南:石山種出“脫貧果”

   日期:2017-06-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14    評論:0    

  64歲的湖南省雙峰縣甘棠鎮祠堂灣村貧困戶劉賜來,看著村里一天天在變:先是兩個組爭斗了近半個世紀的水井擴為池塘蓄水,全村人都喝上了自來水;后來村上的道路全部得到了硬化,又修建了村級活動中心和健身廣場,種了樹,裝了路燈,村子一下子美了起來;再后來,村上的石頭山上種滿了牡丹、芍藥,吸引了十里八鄉的人來游玩;如今,村里打造了50畝紅心獼猴桃基地、50畝黃鸝芽茶基地以及600畝油茶林,每天光在基地干活一人就有100多元的收入。

  看到記者,劉賜來高興地說:“這都搭幫黨的精準扶貧好政策,石頭山里迎來新希望。”

  祠堂灣村,距上世紀60年代“農業學大寨”的示范點野雞坪不到10公里,山脈相連,頑石遍野,同是“干死蛤蟆、餓死老鼠”的地方。該村有12個村民小組、286戶1169人,到2014年底仍有貧困人口282人。村里四分之三的村民散居在石頭旮旯里,人均耕地僅0.4畝,2014年人均純收入不足2300元。劉賜來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貧戶,他94歲的老母親已經臥病在床10年。10年來,他們夫婦倆盡心照顧,毫無怨言。很多村里人外出打工賺錢,他們夫妻倆卻守著薄田,伺候著老母親,生活清苦。

  2015年上半年,省審計廳扶貧工作隊進駐祠堂灣村時,村里正被地里用水問題困擾。這時,湘西十八洞村傳來“在外租地1000畝種獼猴桃”的消息,扶貧工作隊與村支兩委思路開闊了:石頭山里怎么脫貧,種水稻太耗水,何不改種獼猴桃?經當地農科所化驗,村里土壤適合種植獼猴桃。盡管如此,能否結果?是否好吃?大家心里都沒底。

  村黨支部書記劉進晚帶頭,率先試種30株獼猴桃,沒想到第二年就掛了果。一嘗,肉多汁甜,美味可口。第二年,村里成立獼猴桃農民合作社,其中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社,種了50畝紅心獼猴桃。每畝土地流轉租金400元,務工農民人均月工資2000多元,大家不用去爭水了,貧困戶也有了穩定的進賬。村試驗田里,竟有一根藤結了近500顆獼猴桃,密密麻麻如葡萄串串,被游客稱為“脫貧果”。

  2016年,劉賜來在扶貧工作隊幫扶下,也種了一畝紅心獼猴桃,精耕細作,當年就掛了果,收入2000多元。今年,獼猴桃長勢更好,有望收入翻番。為了爭取早日脫貧,去年他在山里開荒,又種了2畝瞿麥草。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快樂地背著從地里收割來的50多公斤瞿麥草走在回家的路上。

  除了缺水,祠堂灣村還缺地,漫山遍野都是頑石。可在扶貧工作隊隊長王惠春看來,頑石也是寶貝。“這么多惟妙惟肖的石頭,何不利用起來,打造雙峰的石林,發展鄉村游?”扶貧工作隊與村支兩委發動群眾,在石頭縫里種上了100畝牡丹、芍藥,打通了環山游便道。今年春天,牡丹花、芍藥花爭先綻放在石頭山上,吸引了近萬名游客前來觀賞。“幾家農家樂每天生意火爆,有時一天就賺幾千塊錢。牡丹、芍藥的根,還是有名的中藥材,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王惠春盤算道。

  通過扶貧項目的支持,祠堂灣村今年還對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升級,新建了60千瓦的光伏電站,實現多產業聯合發力。“今年,村里37戶貧困戶將全部脫貧,貧困村整村出列。”劉進晚信心十足,并向記者發出邀請:“再過兩個月,來吃獼猴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