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烏蘭察布市農牧業實現新發展

   日期:2017-06-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12    評論:0    

  烏蘭察布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位于北緯40°-44°之間。全市轄11個旗縣市區,總面積5.4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77萬,其中農牧業人口200萬,農牧業從業人員65.8萬人;耕地總資源1364萬畝,可利用耕地面積1130萬畝;草原總面積5521萬畝,可利用面積5178萬畝。近年來,特別是“十二五”時期,烏蘭察布農牧業產業立足資源優勢,調結構轉方式,強化科技創新,發展規模經營,打綠色牌走特色路,逐步形成了馬鈴薯、冷涼蔬菜、以燕麥為主的雜糧雜豆、肉羊奶牛、生豬肉雞等優勢特色產業,全力打造面向首都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

  一、基本情況

  數載磨礪、終結碩果。如今,烏蘭察布市優勢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已呈現出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格局。馬鈴薯產業蓬勃發展。烏蘭察布地處馬鈴薯產業黃金帶,種植面積400萬畝,面積和產量在全國地級市中居首位,2009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馬鈴薯之都”稱號,2011年被國家工商總局成功注冊了“烏蘭察布馬鈴薯”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馬鈴薯產業經過十幾年的培育發展,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種薯、商品薯和加工專用薯生產基地,在種薯生產、基地建設、加工轉化、倉儲流通、品牌營銷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馬鈴薯產業已經成為全市農牧業的主導產業、特色優勢產業和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收入來源。目前,農牧民人均來自馬鈴薯產業的收入達到1500元左右,占到種植業收入的60%以上。

  大型指針式噴灌圈建設

  冷涼蔬菜產業穩步推進。烏蘭察布強力推進以設施農業為主的冷涼蔬菜產業,冷涼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80多萬畝,中旗紅胡蘿卜、商都西芹、化德大白菜、卓資西蘭花、前旗甘藍、興和圓蔥大蔥、涼城甜玉米等特色蔬菜享譽國內外,產品遠銷京津以及全國20多個省區大中城市,出口俄羅斯、蒙古、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是全國三大冷涼蔬菜生產基地之一。

  以燕麥為主的雜糧雜豆產業迅速興起。烏蘭察布市種植燕麥歷史悠久,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是全國燕麥主要產區,種植面積100萬畝,居全國地級市播種面積之首。早在2008年,我市就成立了燕麥蕎麥綜合試驗站,燕麥蕎麥科研工入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科研范疇。“十三五”期間,烏蘭察布把燕麥列入了全市主導產業之一,從育種、規模種植、銷售、貯藏、加工等各環節著手,全力打造燕麥產業鏈,為廣大農民開辟了一條增收致富之路。

  肉羊奶牛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烏蘭察布是畜牧業大市,肉羊產業是畜牧業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以杜蒙肉羊為主的肉羊養殖帶建設,形成以四子王旗為核心、輻射察右中旗、察右后旗等旗縣的綠色肉羊生產基地;以興和縣、察右前旗為主,建成小尾寒羊純種繁殖和多寒經濟雜交肉羊生產基地。年均出欄肉羊1000萬只,生產杜蒙雜羔40萬只;出欄千只以上肉羊規模養殖場達到200家,規模化養殖比例達30%。奶牛產業是烏蘭察布傳統養殖產業,是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重要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明顯的發展優勢。

  早在2006年,烏蘭察布市被中國奶業協會評為全國十大牛奶生產強市。2014年,烏蘭察布市出臺了《保護和扶持奶牛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奶牛養殖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優惠政策,提升奶牛單產水平,提高養殖效益。近年來,奶牛年均存欄穩定在30萬頭,百頭以上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達到90%。

  生豬肉雞產業發展迅猛。2012年,烏蘭察布市出臺了《促進生豬肉雞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生豬肉雞產業。先后有鵬程、雛鷹、豐鎮北京二商以及大北農等一大批生豬養殖重點龍頭企業入駐烏蘭察布,開花結果。年出欄200口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達到294家,規模化養殖比例達50%;預計“十三五”末全市生豬出欄達到670萬口,較“十二五”末增長460萬口。年均出欄肉雞1000萬只;年出欄2000只以上的肉雞規模養殖場達到211家,規模化養殖比例達75%。

  二、產業定位和發展方向

  按照市委政府關于現代農牧業產業發展的總體部署,今后烏蘭察布農牧業產業發展著力在馬鈴薯、冷涼蔬菜、以燕麥為主的雜糧雜豆、生豬肉羊四大主導產業上做文章,努力打造面向首都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一)馬鈴薯產業。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實施為契機,以打造“馬鈴薯種薯之都”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以科技為支撐,以龍頭企業為帶動。強化馬鈴薯良種繁育和科研創新,規范種薯質量市場監管,提高優質種薯供種能力和覆蓋范圍;進一步強化馬鈴薯基地建設,提高生產能力,優化品種,提升地力,做好節水改造等;培育領軍企業和企業集群,提高加工產品附加值;加強流通銷售建設,完善市場體系建設,提高市場占有率。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每年種薯種植面積穩定在80萬畝,“十三五”末,馬鈴薯鮮薯總產量達到600萬噸,種植產值50億元,加工產值35億元。努力實現我市馬鈴薯產業持續、健康、快速、全面發展,進一步提升“薯都”形象。

  (二)冷涼蔬菜產業。立足區位優勢和獨具的氣候條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布局,打造品牌,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創新營銷方式,加快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品牌認證,實現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優質化、營銷專業化、服務一體化,全面推進蔬菜基地生產、企業加工和市場銷售的產業化發展,提高蔬菜產業的整體水平,力爭把我市建成北方地區重要的綠色蔬菜生產、加工和營銷基地。“十三五”末,全市冷涼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蔬菜產量70億斤。

  (三)以燕麥為主的雜糧雜豆。立足我市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構建現代雜糧產業體系和促進農牧民持續較快增收為主要目標,以提高雜糧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為主攻方向,加強品種改善、生產基地建設、企業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建設強化科技服務支撐體系,建立健全質量安全保障機制,把我市打造成自治區綠色雜糧生產加工輸出基地核心區。“十三五”末,全市雜糧雜豆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

  (四)生豬肉羊產業。生豬產業要依托雛鷹集團、大北農、北京二商、鵬程等企業,加強生豬種源體系、屠宰加工和飼料生產等建設,鼓勵農牧民建設高標準、規范化養殖場,擴大企業訂單式生豬飼養規模,把生豬產業打造成畜牧業新的增長點,力爭成為自治區生豬優勢產區。“十三五”末,全市生豬出欄達到1000萬口。肉羊產業發展要主動調整優化養殖結構,加快杜蒙肉羊新品種培育步伐,加強肉羊品種改良,增加單位產量,提高養殖效益。抓住國家推進玉米“糧改飼”機遇,建立肉羊養殖園區,鼓勵農牧民建設標準化養殖場及配套設施設備等,擴大舍飼圈養規模。“十三五”末,全市優質肉羊出欄達到1000萬只。

  三、農牧業產業發展優勢

  烏蘭察布發展優質綠色農畜產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氣候優勢。烏蘭察布天藍水清、土壤清凈、空氣清新,氣候冷涼,雨熱同期,降水集中,光照充足,農作物病蟲害和動物疫病較少,土地資源豐富,環境容量大,發展綠色農畜產品條件得天獨厚,是理想的綠色農牧業優勢產區。二是區位優勢。烏蘭察布位于蒙晉冀三省交界處,是聯結京津冀經濟圈和呼包銀榆經濟圈的節點。東距首都北京300公里,是自治區距北京最近的地區,西鄰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100公里,南與山西省大同市相鄰,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達104公里,距二連口岸僅300公里,規劃中的善丹呼日勒口岸,是我國通往蒙古、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重要陸路通道。三是交通優勢。境內京包、集二、集張、集通、大準等鐵路縱橫交錯,京藏、京新、二廣高速和110、208國道以及呼滿省際大通道在市內交匯。京呼高鐵正在加緊建設,集大高鐵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支線機場已經通航,是全區交通條件最優越的地區。四是原料優勢。現已具備年產糧食100萬噸、馬鈴薯鮮薯450萬噸、蔬菜280萬噸、鮮奶90萬噸、肉類40萬噸、飼草料20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全市主要農畜產品綜合加工能力400萬噸,其中糧油45萬噸、馬鈴薯150萬噸、蔬菜100萬噸、肉食品35萬噸、乳制品40萬噸,年梳絨毛2100噸、揉制加工皮革50萬張、生產皮毛制品50萬件、羊駝毛絨絮片服裝2000多萬件、加工小皮件5000多萬件、生產飼料20萬噸。五是市場優勢。烏蘭察布緊鄰首都核心市場和呼包鄂區域大市場,連通蒙俄歐境外市場和中原市場,既有利于當地產品銷售,又有利于便捷地利用外部市場的資本資源。六是人力資源優勢。全市近70萬人口在區內外務工創業,是全區外出人口最多的地區。市內每年就讀大學的新生達2萬余名,市內高等院校、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等每年培養大批實用型農業技術人才。七是商標品牌優勢。綠色無污染是烏蘭察布市農畜產品特有的優勢,我市以“三品一標”為抓手,大力推進商標品牌建設。全市“三品一標”認證產品254個,認證面積450萬畝,占總播面積的45%;農畜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產品8個;馳名商標4件,著名商標35件。被譽為“草原人參”紅胡蘿卜、“水漩綠韻”蔬菜、“田也”雜糧、“老馬清真”肉食品、雪原乳業、豐鎮月餅、“卓資山熏雞”、“草原民豐”等品牌聞名全國。

  四、招商有關政策

  1. 對新建的馬鈴薯種薯良種繁育體系的種薯企業,建設馬鈴薯溫、網室,規模達到300畝以上,給予投資額20%的補貼,補貼資金由自治區現代農業項目解決。

  2. 新建萬噸以上馬鈴薯儲窖的,每建一處市財政補貼100萬元,在此基礎上每增加1000噸,增加15萬元補貼,補貼資金由市、縣兩級財政解決。

  3. 對新建占地500畝以上蔬菜日光溫室、大棚的,所在旗縣給予建設成本1/3的補貼,市政府通過農牧業產業基金給予1/3的貸款并貼息。

  4. 蔬菜生產加工流通企業建設恒溫庫的,倉儲能力達1萬噸以上的,市政府給予20%補貼。

  5. 對新建年出欄生豬、肉羊1萬頭以上,肉牛2000頭以上的大規模養殖場,按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0%給予補貼。對新建年出欄生豬30萬頭、肉羊10萬頭、肉牛奶牛1萬頭以上的企業,市政府給予最多50%的產業發展基金貸款。

  6. 對投資建設馬鈴薯、蔬菜加工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000萬元遇上的分別給予10%和12%的補貼。由市財政解決。

  7. 對投資建設以上農畜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項目的,市政府籌建農牧業產業發展基金給予貸款,冰享受京蒙對口幫扶產業轉移在稅收、土地、用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五、重點項目

  1. 馬鈴薯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項目。投資額度5000萬元以上,建設馬鈴薯脫毒種薯組培室、溫室、網室,生產脫毒種薯(種苗)。

  2. 馬鈴薯精深加工項目。投資額度1億元以上,建設馬鈴薯產品生產線,生產薯條、薯片等產品。

  3. 蔬菜精深加工項目。投資額度1億元以上,建設蔬菜加工生產線,生產脫水蔬菜、蔬菜汁等產品。

  4. 肉食品加工項目,投資額度1億元以上,建設肉食品加工生產線,生產牛、羊、豬、雞等肉產品。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