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國務院審議通過、財政部農業部發布的"關于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是我國農業補貼政策重大調整的風向標。這份文件預示著,以前按省,按類型和按畝數平均補貼的農業政策的逐步終結,從2017年開始,農業補貼將會逐步調整到符合中央鼓勵方向的模式上,農業補貼新政策即將根據指導意見出臺,我們一起來看看在補貼項目和補貼標準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2017年農業補貼最新政策
農業補貼現狀:
隨著現在農業補貼形式的改變,普通農民拿到的農業補貼將會很少了,僅僅能夠拿到休耕補貼、糧食生產補貼等低額補貼,而對于那些上萬、甚至是上十萬的農業補貼幾乎都難以拿到,由于國家在大力推動規模化種植,只有從事大規模種養殖的合作社、企業才能夠領取到這些大額的農業補貼。
新型農業群體,隨著現在農村的不斷發展,國家針對農業補貼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了,尤其是對于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觀光農業、農村的旅游業、農村的服務業以及現在農村新型的產業的補貼力度更高,這些人群將能夠領取到大額農業補貼。
規模化種植群體,隨著現在土地流轉、土地集體經營入股等政策的開展,農業發展將會呈現規模化發展,通過土地流轉、入股等形式組建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以及農業企業等開展農業種植的群體將能夠領取到大額的農業補貼。開展農村創業的農民群體,現在國家正不斷在推動農民創業,帶動農村發展,給于這部分人群也提供非常的補貼以及優惠政策,未來這些人將能夠享受到大額農業補貼。隨著近幾年來農業不斷的發展,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等規模化發展的農業,在農業發展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規模化農業的發展不僅僅能夠帶動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的開展,還能夠帶動農民增收,符合現在國家政策方向,所以對于農業規模化經營國家也給予了大量的補貼。
從2017年開始國家就將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整合調整成為耕地地理保護補貼與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補貼,為種糧大戶等農業規模化種植經營群體提供補貼,通過這些群體帶動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
目前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補貼政策已經開展,但由于各地補貼標準不一致,所以各地領取補貼的數額也不一樣,甚至一些省份將這些資金用來給于新型農業主體貸款貼息,或者給予相關的農機購置補貼,就沒有直接發放現金,但依然有一些省份是通過現金發放,比如山東:60元/畝,最高補貼1.2萬元。
2017年農業補貼政策重大變化
農業補貼重大變化:
為什么說普通農民難以拿到這項農業補貼,大家看看這項補貼的申請條件的變化就知道了:
變化1、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補貼需要至少種植一季小麥或者睡到這兩種主要的糧食作物;
變化2、農業種植面積必須要達到50畝及以上;
變化3、土地流轉的合同是鄉鎮農業部門統一制定且經過村部書記、村主任簽字蓋章,在通過鄉鎮農業部門審核備案。
變化4、需要提供土地流轉費用支出憑證以及購買相關農業生產原料的發票與收據。
變化5、糧食種植大戶申請不會受到戶籍、地域限制,只要是符合條件,不管是農業戶口還是城鎮戶口都能夠申請。
近日《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對于農民實行直接收入補貼,建立國家補貼與農戶責任掛鉤的方法。同時為了農業保險的作用,通過農業保護帶動農民穩定增產增收,給農民一份好的保障,同時還能夠讓農業種植保險進入到一個新的臺階。
目前就農業直補改為保險間接補貼的改革也在征求廣大農業群體的意見,很多新型農業群體都表示贊同,將農業直補轉為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能夠提供農業保險的保障能力,減輕農民的保險費用支付飛彈,提高農業保險的保障能力,讓農民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推動農業規模化發展。
2017年最新農業補貼項目涉及領域及補貼標準
2017年大額農業補貼項目:
1、農業現代化養殖項目,補貼300-500萬元,每年2月份開始申報!
2、農機購置補貼,補貼力度為項目投資的30%左右,每年12月份開始申報!
3、生態化農業補貼,比如沼氣建設等等,最高補貼20萬,每年6-9月份開始申報。
4、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受理單位依舊是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項目為種、養殖基地和設施。補助數額為300萬元,申報時間為6月底。
2017年農業補貼項目涉及領域:
1、蔬菜種植、水果產業、茶葉產業等
可申報:農業部的園藝作物標準園建設項目
項目補貼:每個項目補貼50-100萬元
要求:設施200畝以上,陸地1000畝以上
2、林業產業
可申報:林業局的名優經濟林示范項目
項目補貼:每個項目200萬元以上
可申報:林業局林下經濟項目
項目補貼:一般補貼在10-30萬
可申報: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
國家綠色特色產業示范基地
3、觀光類農莊
觀光類農莊:向旅游局申請旅游專項資金、旅游扶貧資金等;
貧困村建設項目:申請旅游局貧困村旅游扶貧項目資金;
自由基地發展餐飲的農莊:申請三品一標的認證及相關補貼,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4、運動體驗類農莊
可申請:教育部的教育基地、學生課外實踐基地、兒童以及青少年見學基地等。
特色:優雅環境、運動拓展、活動體驗、親子教育等。
適合人群:都市白領等高收入人群自身與孩子參與體驗,或公司活動組織進行團隊訓練。
選址:這類農莊多設置于市郊。
5、特色文化類農莊
可申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申報單位:縣委宣傳部和文化局等單位
定位:休閑農莊
發展依托:當地的特色文化、特色飲食、少數民族文化、服飾等特有的產品和文化。
6、科教類農莊
可申請:科技局的相關項目,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星火計劃項目、科技推廣與集成技術示范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