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我州自主研發的“米良一號”成功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審定,開啟了湘西富硒獼猴桃產業的發展里程碑。2013年,全州獼猴桃種植總面積12.5萬畝其中掛果面積約10萬畝,產量11.5萬噸,產值3億元,均價達每公斤3.5元,項目區百姓走上了一條致富之路。然而,隨著我州富硒獼猴桃產業的持續發展,也呈現出了諸多突出問題,亟待我們深入研究、有效破解。
一、湘西州富硒獼猴桃產業發展的突出瓶頸
1、種植區內水電路設施配套滯后,果園標準化程度不高。調查發現,我州獼猴桃基地大多分布在荒山坡地,果園機耕道、集雨節水窖、排管系統等配套極不完善,達不到標準化果園的基本要求,種植戶栽培管理難度加大,抵御極端氣候能力弱,影響了獼猴桃的品質提升和穩產豐產。同時,由于交通條件差,給獼猴桃鮮果的集散需求帶來了極大不便,嚴重影響著收購商和種植戶的快捷交易。
2、科研投入少,品種單一。據調查,“米良1號”占全州獼猴桃種植總面積的85%以上,獼猴桃種子資源儲備和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及新技術推廣上投入少,品種單一和退化問題已成為湘西州富硒獼猴桃產業健康發展的嚴重隱患,新品種研發和品種改良已是迫在眉睫。
3、種植戶培管粗放,產業組織化程度低。目前,我州獼猴桃生產仍以分散種植為主,絕大部分是家庭式種植,戶平種植面積小,不按技術要領進行精細化培管。同時,缺乏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示范帶動,組織化程度低下,這些嚴重制約著獼猴桃產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4、缺乏品牌戰略意識,市場潛能亟待激活。由于各自為政的獼猴桃種植格局,導致了產品品質、等級不能統一,客觀上難以形成市場影響力大、輻射面廣的產品品牌,產品市場的巨大潛能一時難以有效激活。
5、園區冷藏保鮮倉儲設施建設滯后。冷藏保鮮倉儲設施是獼猴桃種植戶捕捉市場機遇,提升產品商業價值,延伸產業鏈條的重要環節。而我州目前在園區就地建設冷藏保鮮倉儲設施的寥寥無幾。因此,獼猴桃的貯藏保鮮是我州獼猴桃產業發展急需破解的瓶頸之一。
6、龍頭企業亟待培育壯大。近幾年來,湘西州獼猴桃精深加工走在全國前列,對獼猴桃基地農戶脫貧致富示范帶動作用明顯。但是,隨著原材料漲價和市場深度拓展等系列問題,龍頭帶動作用有明顯弱化趨勢,獼猴桃種植規模的持續擴大強烈期盼著龍頭企業的做強做優。
二、湘西州富硒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獼猴桃產業園區。一是合理選擇園地。根據計劃發展區域氣象資料、土壤質地、地形情況、地下水位、水源等進行園區布局。二是科學構劃好切實可行的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對園區產業聚集、功能定位、開發模式、分工協作、管控機制、產業鏈條優化路徑等進行科學規劃。三是配套建好產業園區生產運輸道路、排灌系統、防風林、工具房等基礎設施。注重產業園區建設要與骨干交通道路、旅游精品線路、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有效結合,注重將提供生態產品作為發展的重要內容,注重將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作為發展的重要任務,注重將提供有機產品、綠色農產品作為發展的終極目標。
2、著力抓好獼猴桃新品種的研發培育。要長期致力于現有品種品質的提升和新品種的培育研發,不斷研發出在抗性、產量、口感、品質等方面表現優異、適合湘西州氣候特征的新品種,加速推廣應用栽培。當務之急是要進行獼猴桃新品種研發中心建設,加大種植技術和新品種培育研發力度。
3、配套建好冷藏保鮮倉儲設施。獼猴桃是一種有峰型特殊漿果,在常溫條件下難于長期貯存。必須解決好冷藏保鮮倉儲設施功能配套問題。我州應借鑒國外成熟的貯藏經驗指導生產,靈活應用,這將大大促進我州獼猴桃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4、創新土地流轉模式,倡導能人或聯戶種植經營。一是實行聯戶經營。規劃項目區內各村組選擇一些開拓意識強的農戶進行聯戶經營,將土地成片連塊,以達到建設標準化、種植規模化、培管科學化的要求。二是加強土地流轉力度,培育家庭農場。三是建立農村土地托管制度,加強村級土地調控能力。對那些荒蕪和半荒蕪土地,實行村集體托管,再承包給獼猴桃種植大戶,以實現獼猴桃產業的集約化。四是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引進戰略投資者,農戶以土地和勞動力入股,農戶參與分紅,實行統一培管標準,統一產品質量標準,實現老板與農戶的互利共贏。
5、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規范和產品質量標準。獼猴桃種植技術規范決定著產品產量和品質。必須從選地、選種、土地翻耕、育苗、栽植、施肥、采摘、包裝、運輸等環節制定嚴格的種植技術規范和獼猴桃鮮果商品質量標準,通過反復培訓讓廣大果農熟練掌握遵守,才能打造優良的品牌形象。
6、政府高度重視,整合力量,協同推進產業的良性發展。州縣各級各部門應根據切實可行獼猴桃產業發展規劃,將各類涉農資金打捆統籌安排,實實在在解決好規劃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切忌“撒胡椒面”,同時將技術服務有效跟進,堅持做到發展一片成功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