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陽市龍安區馬家鄉馬鞍山森林公園內,春風把樹木吹綠,山溝里連片的李子樹、桃樹、杏樹次第開放,曾經的荒山儼然變成了花果山。林果樹木的培育離不開好的技術員,管理這片果樹的就是我們此行采訪的主人公——武拴柱。
今年71歲的武拴柱是龍安區善應鎮三倉村人,記者在一片果樹林里見到他時,實在沒有把眼前這位皮膚黝黑、身板硬朗的農人和已入古稀的老人聯系在一起。“我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從種莊稼到種果樹,只要有活兒干,我渾身都是勁兒。”武拴柱說話的聲音中氣十足。
“你們可得好好采訪采訪,老武頭兒是俺那有名兒的‘蘋果大王’,種果樹的技術一流,要不人家能大老遠專門把他請來這里干活兒。”聽到記者和武拴柱的談話,一旁的同鄉告訴記者,他們七八個同鄉都是跟著武拴柱一起來森林公園干活,主要進行技術方面的管理工作。因為技術含量高,在這里打工的工錢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不少。
武拴柱所在的三倉村是善應鎮有名的果樹專業村,老武更是村里第一批搞果樹種植的農戶,一干就是30年。“村里人都管我叫‘蘋果大王’,我在老家有自己的蘋果園,種著10畝地,品種是牛奶蘋果,沒聽說過吧?吃起來還有牛奶味兒呢!”武拴柱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豪。
攀談中記者得知,武拴柱在搞好自家果園管理的同時,長期為鄉親們提供技術支持,在果樹管理的關鍵時期,還往各地果園進行技術指導,他還是安陽縣林果協會會長,帶領不少鄉親種植果樹,靠著發展林果種植業,走上了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