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智慧”讓農業華麗轉身

   日期:2017-04-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84    評論:0    
  編者按
 
  智慧農業代表著我國最先進的農業發展方向,是我國農業實現“彎道超車”的加速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試驗示范和農業裝備智能化。在全國各地,從大田作物到設施蔬菜,從種植業到養殖業,智慧農業以智能、精準、科學的生產方式的變革,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合作社實現飛躍發展。
 
  “對咱種植大棚櫻桃來說,最關鍵的就是調控好大棚的溫濕度,這需要雇傭大量的有技術經驗的農民。然而,現在這樣的農民越來越難找了。”近日,在山東省平度市新河鎮大莊子村,青島聚德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肖雄告訴記者,“前幾年,雇工難、雇工貴嚴重制約著合作社的發展。自2014年開始,合作社在智慧農業上做文章,在大棚內推廣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對大棚溫濕度等生產條件的信息化管理,破解了這一發展難題。”
 
  一人如何管理萬平方米大棚?
 
  農業信息“一手掌握”,動動手指即可完成
 
  記者看到,在肖雄的櫻桃冬暖大棚里,一簇簇櫻桃花俏綻枝頭,花香四溢。正是春季大棚管理的關鍵時節,此時的管理質量直接影響到今年收成的好壞。但在這個近15000平方米的大棚里,卻只有一名管理人員悠閑的身影。
 
  這名管理人員叫王志勇,他是內蒙古農業大學的畢業生,今年只有25歲。2014年底,王志勇尚在大學實習期就來到了合作社,一直干到現在,現在工資是每月4000元。“每天動動電腦鍵盤或手機,就能完成諸如卷簾放風、自動化控制灌溉、溫濕度調控等。”王志勇說,“在合作社這個平臺,我不僅學會了大棚櫻桃種植的管理技術,還對現代農業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今后的發展大有好處。”
 
  王志勇具體是怎樣管理大棚的呢?帶著疑惑,在合作社的數據管理中心,記者看到一塊集合了15個大棚的空氣溫度、濕度、風速、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土壤酸堿度、雨量等實時數據的大屏幕。肖雄介紹:“在大棚里有多個傳感器,收集到的數據反饋到物聯網管理系統,系統根據預設的方案發出指令,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和裝置在大棚內部的‘背附式’機器人,控制大棚的遮陽網、風機、棉簾等設備,進行實時調節。在此基礎上,咱們的物聯網技術還實現了自動化關聯大棚內的視頻監控、農產品溯源、自動化控制灌溉、卷簾門開啟關閉、水肥一體化等設備,大棚管理的智能化、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
 
  說到這里,肖雄又拿出了手機,管理中心的相關數據,已經通過互聯網和軟件與他的手機相連,與相關工作人員的手機相連,他們實現了對大棚里的溫度、濕度、土壤酸堿、營養成分等信息的“一手掌握”。
 
  如何實現節本增收?
 
  借力物聯網,生產可控,質量可溯,高效管理
 
  智慧農業元素破解了聚德合作社的發展難題。原來,15個設施大棚至少需要30個有經驗的長期管理人員。現在,只需要6個管理人員和4個后勤人員就可應對。按照每個工人每年2.5萬元的工資計算,光人工費就至少節省了50萬元,而且物聯網技術吸引了年輕人的參與,為當地農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未來農民沒有文化知識,不懂先進技術,農業就搞不大。咱合作社把懂技術的年輕人召回來,無論是通過物聯網管理也好,還是發展電商也好,目的就是用現代化手段,拓寬咱合作社的發展空間,為社員帶來更多的利潤空間。”肖雄說。
 
  聚德合作社能夠率先用上物聯網技術,享受智慧農業紅利,得益于平度的扶持政策。2014年開始,平度財政局和農業局確定對該合作社進行項目扶持,將一整套物聯網技術“植入”15個現代農業大棚,總投入75萬元,其中國家補貼50萬元。
 
  據平度市農業局局長孫堅介紹,這種通過物聯網技術開啟的“智慧”風暴,讓農業生產實現了“環境可測、生產可控、質量可溯”的目標,既確保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又推動了現代農業發展,是當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實踐。近年來,作為國家首批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平度,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發揮智慧農業的典型引領作用。截至目前,該市1376個果蔬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中,有近1/3的主體先后引入了物聯網技術,覆蓋設施大棚上萬個,大幅降低了當地農民的勞動強度,提升了管理水平,收到了降成本、促增收的良好效果。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