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來到寧縣寨子河村,只見一座座設施瓜菜大棚,在春風吹佛下泛著層層銀浪,顯得格外耀眼。農民們忙著在大棚里忙著為剛秧好的瓜苗打岔、除草,一派繁忙景象。“去年我種植的5個大棚的‘麒麟’西瓜銷路非常好,總共買了5萬多元錢,今年我計劃再繼續擴大規模,種植‘麒麟’西瓜80個大棚,預計能收入30-40萬元。”湘樂鎮寨子河村瓜農高曉英高興地說。
高曉英發展種植“麒麟”西瓜以前,主要在村上為浙江客商孫金江承包的瓜菜大棚里打零工為主,2016年他見浙江客商種植的400畝“麒麟”西瓜市場前景和銷路都比較好,于是他也嘗試種植了4畝,沒想到去年買了5萬多元,于是,今年高曉英又在村上承包了40畝土地,建起了80座鋼架棚,全部用于種植“麒麟”西瓜。
“‘麒麟’西瓜相比本地西瓜大行距、小株距、個頭小、價格高,最主要的是市場銷路前景好,是咱農民的致富寶。”高曉英指著大棚里的瓜苗說。
為了進一步延伸瓜菜產業鏈條,幫助農民致富增加,近年來,寧縣全面鞏固瓜菜傳統產業,重點打造兩川萬畝設施瓜菜生產片帶,大力支持特色瓜菜產業發展。同時,該縣還出臺設施瓜菜生產發展長期規劃,在規模經營、技術培訓、機械化生產等方面給予政策保障,并建立以農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財政補貼、信貸扶持的投入機制,全力支持瓜菜產業規模化發展。
據了解,今年寧縣在寨河村、焦臺村共流轉土地1500畝、新建鋼架大棚2000座,用于種植“麒麟西瓜”,目前工程進度已達到70%,預計將年產“麒麟”西瓜9000噸,收入達4500萬元,并輻射帶動周圍200多名貧困戶從事西瓜生產,直接增加勞務收入4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