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阜陽潁上縣:返鄉種甜瓜 收入真不差

   日期:2017-03-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52    評論:0    

  陽春三月,沿著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謝橋鎮鄭莊社區的鄉村公路前行,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南側田菊家庭農場一片片整齊劃一的塑料大棚。走下田間,幾十名工人挑水拿瓢穿梭在大棚間,忙著為剛移栽的甜瓜苗澆定根水。 “剛移栽的小苗根系弱,用滴管不好掌握水量,多了淹根,少了細根夠不到;只能這樣一瓢一瓢地澆在秧苗上,才能讓它們生長得更穩固。 ”農場負責人鄭田菊一邊忙碌,一邊將“定根水”的由來和自己的創業故事向記者娓娓道來。

  回鄉創業種甜瓜

  鄭田菊夫婦是潁上縣較早一批外出務工人員,丈夫13歲就去了上海,算是在異鄉長大的。因為父母多年前打工中學會了獨到的種植技術,使鄭田菊一家種植的甜瓜在上海地區很有名氣。 “我們以前在崇明島租地搭大棚種植,雖然銷路一直都不愁,但隨著近年來上海租地政策的變化,種植、人力成本的提高,掙的錢越來越少。 ”鄭田菊說,夫妻倆發愁時,得知了家鄉政府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流轉土地的消息,加上家鄉的人力資源豐富,用工不愁,便決定回鄉發展。

  經過一番考察,鄭田菊夫妻倆在謝橋鎮鄭莊社區流轉了200余畝土地,搭起大棚,種起了拿手的甜瓜;2016年底又新流轉了300余畝土地。如今,一家人已搬回潁上縣居住,打算在家鄉好好干一番事業。

  小甜瓜蘊含大商機

  乍一看,鄭田菊家的大棚和普通的大棚沒有啥區別??墒?,走進去才發現比一般種瓜的大棚要高出許多。 “我們的瓜不長在地上,而是掛在半空中種植。這樣不僅能更好地預防病蟲害、提高甜瓜產量,而且,人在大棚里勞作也能直起腰桿,干起活來更加舒適,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鄭田菊說,她的甜瓜種得好,其中有不少訣竅。

  “我們的種子是從緬甸和日本進口的,一粒就要一塊多錢;而普通的甜瓜,一袋甜瓜種子才幾塊錢。雖然成本高,但獲利高。 ”鄭田菊告訴記者,種好小甜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除了要澆好定根水外,接下來的掛藤、整枝都有大學問,做得不好都可能招來病害,導致血本無歸。 “我們種了許多年,已經熟練掌握了其中的訣竅。每年11月底就開始給甜瓜育苗,來年5月份收獲后又可以種一季子西瓜,到8月份成熟上市,再種一季子哈密瓜,都采取立體種植形式,種出來的瓜味道甜、產量高,只要運到上海,立馬就會被各大賣場商超搶購一空。 ”鄭田菊說,2016年,他們僅甜瓜一項的產值就達180余萬元;今年因為年前雨水多,推遲了種植時間??墒牵虾TS多商超早就打來了訂購電話。市場需求量大,他們又流轉了300余畝耕地,擴大了種植面積。

  吸納當地貧困戶就業

  今年59歲的姜琦是農場的老工人了。2015年,鄭田菊夫婦剛開始流轉土地時,他就把家里的土地流轉了出去,來到農場打工。

  在鄭田菊農場干活的大多是周邊的村民,其中包括20多個貧困戶。 “工人在我們這兒干活,一天的工錢是60-80元,忙時需要一二百個工人,閑時也有四五十個??墒?,我想的不僅是解決大家的就業問題。 ”鄭田菊希望,在擴大種植面積的同時能帶動周邊群眾一起種植,帶動貧困戶增加收入,為當地群眾提供一條新的致富渠道。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