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南豬北上”是污染源轉移嗎?你怎么看

   日期:2017-03-1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23    評論:0    

  “南豬北上”因糞便處理、污水排放等資源環境問題,在民間及網絡引起爭議,其被認為是將生態污染源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為此,內蒙古農牧業廳對外表示:豬禽養殖布局要因地制宜,產業集中在農區發展,禁止征用草原發展豬禽養殖。

  南豬北上的原因

  目前,我國生豬養殖業經過一段較長時間調整后進入了一個新階段。2016年,由于市場豬價的理性回歸,形成了生豬價格的報復性上漲。豬價全年保持相對高位運行,養豬企業獲得了較為豐厚的收益;在產能調整過程中,中小企業不斷退出,大中型規模企業持續積蓄能量;隨著環保壓力不斷加大,產業布局進入實質性調整階段,新的養豬格局正處在激烈地變化中。豬業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成效,生產效率不斷大幅度提高。

  有數據指出,2016年商品豬出欄6.85億頭,2016年豬肉平均價格到18.49元/公斤,若按一頭商品豬110公斤計算,生豬規模將達到1.39億元,為萬億級市場。

  2016年,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364萬噸,比上年下降1.1。其中,豬肉產量5299萬噸,下降3.43。

  實際上,在環保等因素的影響下,產能恢復進程受阻,而且除了環保,資金、養殖風險等都是難題,所以無論是小養殖戶還是大豬企所面臨的挑戰和實際難題是一樣的,所以短期之內生豬難以恢復高位,甚至可以說會比正常恢復所用的時間長一些。

  我國是生豬養殖和肉品消費大國,養豬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產業。展望未來,生態大趨勢已成定局,南豬北移已成大趨勢;規模化養殖加劇,低成本時代開啟;大企業更大,小企業可轉型家庭農場發展,養豬業將更趨于穩定。在國家政策指導下,養豬人必能夠將壓力轉為動力,不斷提升養豬業發展水平。

  “北上”之一的內蒙怎么看

  內蒙古發展生豬養殖優勢頗多,除了地大物博、環境適宜,這里還是中國的玉米主產區。近年已有溫氏、金鑼、中糧等畜禽加工企業相繼入駐內蒙古。官方資料顯示,2016年內蒙古生豬出欄1637.2萬頭,計劃2020年突破3000萬。

  從內蒙古農牧業廳獲悉,大力發展生豬家禽養殖是2017年內蒙古農牧業工作的重點之一。通遼、赤峰等玉米主產區將承接“重任”,正積極進行設施建設和相關技術考量。

  “南豬北上”因糞便處理、污水排放等資源環境問題,在民間及網絡引起爭議,其被認為是將生態污染源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

  為此,內蒙古農牧業廳對外表示:豬禽養殖布局要因地制宜,產業集中在農區發展,禁止征用草原發展豬禽養殖。

  “養豬業以前并非內蒙古的重要產業,只占到中國的1.27。當豬禽等產業被引進到適宜地區發展時,我們一定會做好生態保護,實現變廢為寶,促進農牧循環發展。”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廳長郭健表示。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