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河南省寶豐縣肖旗鄉一家農業公司的果園內,郁郁蔥蔥,飄散著清新芬芳的田園味道。
“今年我們滅蟲用上了新武器——周氏嚙小蜂,不僅滅蟲效果好,還解決了農藥殘留問題。”管理人員李紹鵬對記者說。
記者從寶豐縣林業局了解到,周氏嚙小蜂是一種寄生蜂,是美國白蛾的天敵,一般會寄存在蛹內發育成長吸盡寄生蛹中全部營養使得蟲害在幼年的時候就被滅掉,素有“森林小衛士”之美譽。
今年用上了以蜂治蟲的新辦法后,果園里數千萬只周氏嚙小蜂破蛹而出,投身滅蟲戰斗。這些寄生蜂能多年發揮效益,較之人工噴灑農藥成本也大大降低。
用周氏嚙小蜂治蟲,這是寶豐縣水果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一個縮影。
“今年縣檢察院預防部門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了拉網式調研,發現鮮果類農產品的監管存在很大漏洞。”縣食品安全辦的負責人李松說。
同為經濟林產品,干果有著明明白白的監管單位,但鮮果卻存在監管單位界定不明的問題。寶豐縣有著較為豐富的林業資源,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果園開展自助式采摘經營,吸引了大批顧客,但鮮果類的監管漏洞有可能帶來食品安全問題。
為堵住漏洞,寶豐縣檢察院將情況及時向縣食安辦反映。后經縣里討論,決定鮮果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交由林業部門負責。
為解決鮮果的食品安全問題,寶豐縣林業部門從源頭上把關,指導果農盡量選擇抗病品種,少打藥,用藥時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品種。今年又成功開展了周氏嚙小蜂滅蟲試驗,今后將大力推廣這些生物防治新辦法。
“果園里堆放了大量農家肥,”李紹鵬說,“公司正在申請注冊有機農產品,在肥料使用上也十分講究,精心呵護的‘健康’土地將讓果更香,瓜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