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寧夏要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節水農業

   日期:2017-02-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31    評論:0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北部黃河灌區搶抓國家在西北地區集中連片大規模推廣應用高效節水灌溉農業的機遇,依托國家和自治區項目支持,把高效節水灌溉作為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高效節水灌溉農業。

  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是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提高農民收入的必要方式。但由于具體政策體系的頂層設計不明晰、不完善,農戶還不能感受到節水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民間資本投資節水農業積極性還不高,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成了地方政府“一廂情愿”的單方行為,對此,寧夏有關專家學者建議,一方面,地方政策要有引導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節水農業的具體對策,可以嘗試把財政投資節水農業的資金變為獎勵資金。另一方面,要讓民間資本和農戶品嘗到投資節水農業的甜頭,在種植多個環節給以支持,要讓民間資本有利可賺。

  據了解,現在,寧夏農業節約用水為工業、城建、旅游等提供了服務,但其價值如何核算、利益如何分配、運作如何市場化等都缺乏可操作性,受益產業不能有效地“反哺”農業,實施高效節灌工程也僅僅停留在爭取項目建設層面上。同時,在一些地方,節灌項目“批建脫節”,建設用地審批難度大,導致一些項目工程無法按期開工或開工后停建。

  高效節水灌溉設施一次性投入大,運行維護費用高,管理資金需求大。如中衛市高效節灌畝均前期一次性投資需1700元左右,畝均每年用于更換滴灌帶和部分地面PE管、滴頭及維護費、電費、管護費等費用高達200元,種植企業和種植戶負擔重、運行難。由于地方財力緊張,2013年以來,共有603萬元的市級配套資金和企業自籌資金至今沒有落實到位,嚴重制約了節灌效益。

  要借鑒國內外節水農業先進經驗,積極建立健全水權轉換制度,探索構建水權轉換市場,把農業節水效益利用市場機制通過其他行業體現出來,實現“誰節水誰受益,誰用水誰出錢”,改變目前“政府投資主導”的現象,真正讓農民能夠感受到節水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引導水資源向高效益、高效率方向轉移。

  立足項目,多元投入,切實拓展節灌工程籌資機制。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和地方財政投入為引導、民間資本為主導、農戶參與的高效節水農業投入機制,多渠道籌集高效節水工程建設資金。要建立多元化市場投入機制,引導鼓勵民間資本積極投資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示范推廣“先干后補、多干多補、以獎代補”政策。

  以縣(區)政府制定出臺高效節水灌溉設施運行管護辦法,落實高效節灌設施維護管護責任主體,明確投資者和經營者的權益,采取由政府、水利系統、生產企業、農民用水協會“聯管”及通過承包、租賃、委托等“專管”方式,切實解決“建、管、養、用”脫節問題。對高效節灌主體工程及易耗易損的節灌設施,明確由生產經營者自行維修養護,政府適當給予補貼。

  制定政策,要引導農業生產者轉變節水觀念,改變傳統灌溉習慣,提高應用高效節灌技術的自覺性;要鼓勵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依據產業和品種紐帶,積極參與高效節水灌溉農業,推動土地流轉與適度集約化經營,優化農業發展結構,實現高效節水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雙贏;要建立健全節水補貼和獎勵機制,優先支持高效節灌示范區建設,重點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種植大戶、科技示范戶和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典型示范的帶動作用。同時,要加大節水灌溉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力度,培育、推廣高產耐旱品種,達到節水增產和節水增效目標。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