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日期:2017-02-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05    評論: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這為我們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為此,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題,提出順應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調整工作重心,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當前,農產品供求格局、農業國際競爭形勢、資源生態狀況、宏觀經濟背景都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對農業農村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也帶來許多新的挑戰。農產品供需結構失衡、糧食庫存高企、農產品進口沖擊較大、農民增收動力衰減、資源環境嚴重透支等問題制約了農業農村持續平穩發展。這些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存在,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突出的是結構性、體制性問題。必須從供給側入手、在體制機制創新上發力,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農業農村發展沖關過坎、克難前行,實現發展動能轉換、動力接續,開辟農業現代化發展新境界。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沒有,是檢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的重要尺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給體系是否優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農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實惠。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要堅持市場導向,跟上消費需求升級的節奏,優化供給結構,不僅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還要滿足對農業觀光休閑等服務性需求,滿足對良好生態的綠色化需求。要堅持質量興農,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通過改革創新,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改造和提升農業傳統動能,培育和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的動力。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以往我們抓農業結構調整、抓農村工作相比,既有傳承和延續,更有創新和發展。過去主要解決農產品供給總量不足問題,這次要在促進供求總量平衡的同時,注重提升質量效益,促進可持續發展;過去主要在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上做文章,這次要在調整生產結構的同時,注重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加快農村三產融合,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過去主要是農業生產力范疇內的調整,這次要在突出發展生產力的同時,注重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涵蓋范圍廣、觸及層次深,是農業農村發展思路的一個重大轉變。其本質,就是用改革來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