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東東港龍王廟鎮高家堡村一處草莓大棚附近,一個奇怪的“倉庫”吸引了筆者的目光,它的外形類似于彩鋼房,走進里面一瞧,墻壁、天花板都有厚實的保溫層,并且掛有好幾個大馬力的空調設施,像冷藏室又不是冷藏室,這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帶著疑問,筆者找到了村干部宋關平,他為我們做了詳細介紹:原來這個“倉庫”叫做“氣調室”或者“氣調庫”,是用于草莓生產的新設施。2016年8月,在市相關部門的幫助下開始修建,同年10月末修建完成,加上電力設施共投入資金70多萬元。
宋關平說:“修氣調室的想法是我提出來的,咱們東港現在是草莓生產大市,形成了規模,但是因為種植戶多,想創造更好的利潤就很難。所以,我覺得提前上市,打個時間差,抓個早字,肯定在效益方面有幫助。”那么這個“氣調室”是怎樣讓草莓提前上市的呢?宋關平解釋說:“就是在草莓苗木的生長環境上做文章。根據我這些年種植草莓的經驗和去外地考察的情況來看,草莓冷卻以后,產量能提高,出產時間也能提前。現在草莓生產正常是在8月左右開始,地區溫度白天接近30度,晚上在17度至20度。氣調庫是一個冷卻的空間,苗木放入之后,白天溫度在20度左右,晚上氣溫下降,能達到10度,最低0度左右,這樣模擬的自然環境就是白天風和日麗,晚上低溫休眠。苗木在這種環境下,大概半個月就能達到理想狀態。跟正常的自然環境相比,氣調室低溫處理的草莓能提前近1個月上市。”
據了解,該氣調室將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目前已建成的氣調室面積在400平方米左右,能存放50萬株草莓苗,大約能滿足40個大棚的種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