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冬季農閑時節,當地村民一改過去“貓冬”的習慣,紛紛加入到了產業致富行列中,把“冬閑經濟”搞得有聲有色。
近日,筆者在黔江區濯水鎮蒲花河科普示范園區看到,幾名工人在大棚里忙著給草莓疏花、疏果和摘除老葉等管理。她們都是附近的村民,利用冬閑時節來這里打工賺錢。
“忙完地里的農活,就來園區打工,一天能賺60元呢。”說起打工的待遇,村民冉菊英一臉的笑容。
雖然寒風瑟瑟,但草莓大棚里卻春意盎然,一顆顆晶瑩剔透、嬌嫩欲滴的草莓散發出清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園區共建有12個草莓鋼架大棚,種植章姬和紅顏兩個草莓品種。
“眼下正是大棚草莓結果成熟期,每天都有市民前來采摘。”冉菊英說,由于上市早、品質好,草莓每斤能賣到30元,高出露地栽培草莓的價格,為種植戶帶來豐厚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