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使用使農業生產過程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環,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的安全質量,山東聊城農業部門為了確保農業生產和農藥使用安全,加強對農藥的監督管理力度,確保實現農藥可追溯監管。
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工作開展以來,有關部門更是對食用農產品實行“三控”,即控肥、控藥、控添加劑。
對于農藥問題,尤其是對消費者關注度比較高、安全隱患較大的葉菜農產品的專項抽檢,嚴格實行“三制”,即進貨查驗制、質量追溯制、召回制度,嚴把基地流通環節安全關。農藥經營從業人員實行持證上崗,農藥銷售企業須憑區農業局的備案準入通知方可進行銷售。繼續推行農藥定點經營、購買實名制度。
“現在購買高毒農藥的農民還要進行實名登記,以備出現異常后追溯。”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借助“高毒農藥監管平臺”技術優勢,將高毒農藥定點銷售單位全部實現監管信息聯網,配備了電腦、身份證識別器、條碼掃描儀。確定了科信農化、綠源農資服務等5個農資經營店為高風險農藥定點經營點,設立高風險農藥銷售專柜,要求采購農藥的農民共同執行實名登記制度。
“誰種出來的黃瓜檢測農藥殘留是多少,誰的茄子檢測農藥殘留是不是超標,這些都能追蹤到。區里投資百萬余元建立了農產品質量監管追溯平臺和追溯網點,購置了大型拼接視頻屏、追溯查詢一體機、壁掛監視屏及服務器等配套設施,建立了東昌府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站……”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還建立了益農、綠豐、果優美和綠之源等16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點和宏源農資、聊城農資三公司等15個農藥監控點,開通了5條獨享光纜和22條寬帶網,配發了視頻監控系統農資監管通等設備,并設置專人對追溯點生產運營情況監控管理,對發現違規使用銷售禁限用農藥等行為及時處理。通過信息網絡,農產品條碼信息和農產品質量檢查信息及時傳到監控平臺,對重點監管對象及操作環節進行實時在線監控,實現區域化動態監管。
這樣一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建立,就基本實現了全程質量監控和信息化管理的“智慧監管”,實現了農產品憑唯一的防偽追溯標識“身份碼”進行質量安全追溯,“這個標簽就是蔬菜的身份證,不管賣到哪里,顧客都可以找到蔬菜的出生地。真正實現了蔬菜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