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臨沭縣一直在緊抓農藥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積極開展農藥市場秩序整頓和風險排查,杜絕農藥安全事故的發生,通過四個有效措施來確保農藥行業經營安全、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強化責任落實。按照“管理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發證、誰負責”的要求和原則,把農藥安全監管責任細化、量化到具體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建立健全了縣、鎮(街)、村(居)三級監管體系。縣里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辦公室和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鎮街設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村居聘任了277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分別負責全縣、全鎮(街)、全村(居)的農藥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管。
強化工作考核。實行屬地管理,明確了各鎮街的監管責任;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藥管理和農藥行業生產安全監管等工作列入全縣現代農業發展工作考核,對各鎮街的工作情況進行量化考核,緊抓牽動農藥行業管理的“牛鼻子”。實行安全生產管理實名制。對全縣22家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單位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建立安全生產監管臺賬,所有高毒農藥定點單位詳細信息逐一錄入“全市安全生產崗位管理實名制信息系統”,明確了監管分管領導、監管科室和監管責任人。
強化安全生產培訓。一是針對監管干部和執法人員,加強《安全生產法》的培訓學習,提高責任意識和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能力。二是針對高毒農藥經營單位,開展舉辦了“臨沭縣農藥行業安全生產培訓會議”、“全縣農資管理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班”和“職業農民培訓農資經營班”,強化農藥安全使用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藥行業生產安全培訓,努力提高農藥行業生產安全監管水平。
強化隱患排查。按照“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全面落實安全措施、全面落實責任”的要求,全方位系統性地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做到排查有制度、治理有措施、工作有臺賬,對隱患整改情況及時跟蹤督辦。每個季度進行1次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和1次存在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復查,檢查和復查情況隨時錄入實名制系統。截至目前,共檢查高毒農藥經營單位120家次,發現安全隱患32處并下達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相關單位全部按照通知要求整改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