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百色市:小芒果成了“脫貧果”

   日期:2016-12-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8    評論:0    
  產業是發展的基礎,是脫貧的主要依托。作為集“老少邊窮”為一體的連片特困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脫貧任務重、時間緊。選準扶貧產業,成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當地突出特色,引導農民種植芒果,實現了發展有產業,收入有來源,小芒果成了“脫貧果”。
  
  24日,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召開全國產業扶貧(廣西百色)現場會,各地代表齊聚,學習產業扶貧經驗。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說,貧困地區要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通過產業發展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保障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
  
  田陽縣那坡鎮尚興村谷隆屯是大石山區特困村,人均不足2分地,缺土缺水更缺糧,發展產業的先天條件不足。
  
  易地扶貧搬遷,是實現“缺土”貧困村脫貧的有效途徑。在政府號召下,老村主任莫文珍帶領部分村民到尚興村弄蕉屯承包荒坡。莫文珍說,當地處于干熱河谷地帶,特別適合芒果生產,通過科學論證,大家選擇芒果作為脫貧主導產業,“政府部門邀請專家和種植能手傳授經驗,不斷改良技術。2015年尚興村僅芒果產業就有800多萬元收入,人均純收入達8520元。”
  
  產業成熟一個,發展壯大一個。百色市不斷擴大芒果種植面積,以芒果為主導產業的鄉鎮有42個,種植面積達115萬畝,產值40億元,累計帶動了25萬多人告別貧困。
  
  產業扶貧,關鍵要帶著貧困戶干,增強他們的持續增收能力,從“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
  
  在田陽縣扶貧產業園區,昔日的荒山已經整理成了果園。田陽縣政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黃燕蝶介紹,園區由政府平臺公司牽頭,統籌使用相關扶貧項目資金、合作企業發展資金和社會募集資金,建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開墾梯田式果園,“目前園區已開墾5000多畝,種植芒果、油菜和白芍等。”
  
  “設立扶貧產業園區,正是為了讓貧困戶真正融入到扶貧產業中。”黃燕蝶說,全縣每戶貧困戶可向農商行申請5萬元的政府貼息小額貸款,以入股的方式參與園區建設,在貸款期限內,每年享受10%的固定分紅,并妥善安排他們就業,這樣貧困戶就有股金和薪金兩份收入。
  
  小額扶貧貸款的期限是三年,到期后,貧困戶是不是就領不到分紅了?黃燕蝶說,貧困戶可將前三年的固定分紅繼續滾動入股,實現長期參與園區經營管理,目前全縣已有4437戶貧困戶捆綁入股。“園區還鼓勵有意向、有能力的貧困戶進行返包管理,即按照每株每年30元的租金承包果樹,平臺公司負責技術指導和市場銷售,充分調動貧困戶參與扶貧產業的積極性。”黃燕蝶說。
  
  產業扶貧,要建立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百色市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龍頭企業+基地+專業種植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互利互惠和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貧困戶通過勞務就業、資金入股或直接參與生產等方式融進產業。
  
  目前百色市從事芒果種植、流通、加工等生產經營的市級重點企業達12家,培育發展芒果種植合作社202個,經營百畝以上的種植大戶超過3500戶,2015年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從果農手中直接收購的芒果總額達12億元。百色市還引進加工企業,生產果脯蜜餞等產品,做大“二產”;挖掘農業多種功能,發展休閑、觀光等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