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沛縣朱寨鎮馬元村,一座座整齊的蔬菜大棚里長滿了色澤鮮艷的各類蔬菜,一輛輛運送蔬菜的貨車往返于鄉間小路上,菜農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在一間大棚外,看到一筐筐剛從地里采收的新鮮蔬菜正裝運到超市的采購車上。馬元村凱達蔬菜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說:“現在超市的車都開到地頭了,俺種菜不用擔心‘賣菜難’的問題。”
近年來,沛縣朱寨鎮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種植,在全鎮范圍內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種植,探索出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科技人員+基地+農戶”“支部+協會+農戶”“園區+農戶”等模式,為實施“農超對接”奠定了堅實基礎。
“超市長期跟凱達蔬菜專業合作社合作,合作社種的蔬菜是有機蔬菜,綠色、無害,質量有保證,超市經常搞活動,需要大量的蔬菜,合作社都能保證供應。超市跟菜農簽了合同后,也不擔心搞活動時沒有新鮮的蔬菜。同時,老百姓也能吃到便宜的綠色蔬菜。”超市采購員小李接著說。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超市的生鮮農產品銷售比例逐步擴大,朱寨鎮因勢利導,積極推行“農超對接”工作,通過農超直接對接和農超間接對接兩種模式,實行訂單生產,城里需要什么就指導農民種什么,并實現農戶分散生產向合作社規模生產轉變,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流通了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
如今,“農超對接”讓越來越多當地的老百姓得到實惠,一些菜農紛紛擴大種植規模,效益也節節攀升。“跟超市簽了合同后,俺再也不用擔心種的菜賣不出去了,只要一心一意種好菜就行了‘農超對接’真是好啊!”社員張興海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