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謹防糧食面積過快過猛縮減

   日期:2016-12-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4    評論:0    
  現在農業結構調整在東北地區已經成為一個流行詞匯,談農業必談農業結構調整,談農業結構調整必談減少玉米種植面積,改種大豆、雜糧、飼料作物和經濟作物。
 
  近幾年由于種糧效益下降,糧食主產區農民種糧意愿普遍下降,一些地方開始出現“非糧化”傾向。專家認為,目前出現的“非糧化”傾向是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現象。玉米、小麥、稻谷三大谷物連續多年豐收,供過于求,市場價格低迷,影響農民種糧收益。玉米市場化收購改革,鼓勵不適宜谷物種植地區改種其他經濟作物,改變了糧食和經濟作物的比較效益,像“鐮刀灣”地區調減玉米、改種經濟作物是政府主動引導的“非糧化”。這有利于擺脫糧食“三高”困境,減少供給嚴重過剩的玉米產能。
 
  但是,調整農業結構必須尊重客觀經濟規律。在上世紀80年代那一輪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糧食種植面積縮減過多,導致糧食生產出現“馬鞍形”,給農民利益帶來損失,給市場供求造成波動。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在當前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糧食面積過快過猛縮減、產量大起大落帶來的負面影響,最終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東北地區是國家糧食主產核心區,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定海神針”的作用。因此,東北地區調整種植結構,必須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要為糧食種植面積縮減確定一個合理的邊界。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