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甘肅華亭:核桃樹下拔窮根

   日期:2016-12-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3    評論:0    

  冬日,華亭縣神峪鄉(xiāng)草窩村寒風刺骨,而正給自家的核桃樹涂白穿“保暖衣”的安紅林卻忙得一頭大汗,“幾年的心血沒白費,多年撂荒的山地如今成了核桃園,以后脫貧翻身就靠這幾畝核桃園了。”看著已創(chuàng)收的核桃園,他信心滿滿地說。

  安紅林全家老少6口人,是草窩村的貧困戶。前些年,他和妻子一直在外打工,常年患病的老人在家中照顧兩個孩子,全家艱難地維持著生計。

  兩年前,縣鄉(xiāng)村扶貧干部為安紅林家“量身定做”了核桃脫貧項目,補貼嫁接幼苗,將他家先前掛果不多的3畝核桃園進行了高接換優(yōu),并指導他開展精細化管護。同時,還幫助他申請到扶貧貸款5萬元,結合林下經濟,在核桃樹下養(yǎng)殖肉雞。這樣,安紅林的日子慢慢有了起色,如今他家的3畝核桃園全部進入豐產期,林下養(yǎng)的幾百只雞,綠色、原生態(tài),預計年收入超過2萬元。用安紅林的話說,“脫貧的日子不遠了。”

  在華亭,嘗到核桃“甜頭”的遠不止安紅林一人。神峪鄉(xiāng)袁莊村貧困戶黃進喜,將北山5畝掛果園流轉給核源果業(yè)有限公司,除了在基地打工,每年還有分紅,日子越過越紅火。九一溝村貧困戶夏小鋒在黨員幫扶下,不僅學會了核桃嫁接技術,還結合低稈作物套種,將產業(yè)鏈進行拓展延伸,通過勤勞的雙手擺脫了貧困面貌。

  “栽植只是豐收的基礎,管理才是豐產的關鍵。”縣林業(yè)局負責人說。近幾年,由于群眾在核桃栽植方面,品種選擇不精,果園管理不細,科技化程度不高,再加上部分老樹逐漸退化,果樹掛果率低,產業(yè)效益不高成為不爭的事實。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縣林業(yè)局通過組織技術人員外出學習“取經”、邀請專家“把脈會診”,確定了高接換優(yōu)、科學管護的新路子。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技術培訓,先后舉辦各類培訓班100多期,培訓骨干技術員200余人,農民“田秀才”1000多人。

  “在林業(y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核桃示范園嚴格落實果園標準化管理,為核桃大樹增施了有機肥,涂上了林木長效保護劑,通過拉枝擴冠、松土除草、修枝抹芽等管理措施,促進了核桃樹健康快速生長。”核桃種植大戶王建忠對科技務果深有體會。

  開辟一條路,盤活一群人,落實一產業(yè),帶動百家興。近年來,華亭縣圍繞核桃產業(yè)做足文章,積極打造產業(yè)鏈與農民利益連接,促進生產、加工、銷售緊密銜接,引導農戶自愿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龍頭企業(yè)和農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把分散的農民連接到核桃產業(yè)化經營體系中,創(chuàng)新發(fā)展訂單產業(yè),構建“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進一步拓寬群眾致富增收渠道。

  如今,華亭縣已逐漸形成核桃生產、儲藏、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現代產業(yè)新格局,核桃產業(yè)已成為該縣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yè)之一。截至目前,全縣核桃種植面積累計達到26.3萬畝,掛果10萬畝,年均核桃產量達到7000噸,產值1.8億元,農民通過核桃產業(yè)創(chuàng)收占人均純收入的27.3%。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