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原市長嶺縣前七號鎮龍鳳山村,宏大散養雞場年出欄散養紅公雞兩萬多只。這種紅公雞肉質細膩,口味純正,營養豐富,而且價格不高,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
養雞場負責人程少武對散養紅公雞的前景十分看好。相比籠養雞,散養紅公雞生長速度慢,飼養周期長,但營養價值高。“散養的從雞雛到出欄需三個半月到五個月的時間,但散養的紅公雞活動量比較大,食物來源廣,自身抵抗力強,很少有疾病,除了雞雛時打接種疫苗外,后期生長過程中幾乎不用給雞喂藥。從生態綠色這方面來講散養雞肯定會大受歡迎。”程少武介紹說。
為了打開市場,程少武在長嶺縣城開了一家散養雞零售店,散養雞的肉質、香味、口感逐漸被一些消費者認可。但奇怪的是,程少武的散養雞價格卻和籠養雞一樣,那散養雞還有多大的經濟效益呢?程少武給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原來散養雞的經濟效益是節約出來的。籠養雞在專用飼料、定期防疫上費用比較高,而散養紅公雞喂的是自己經過試驗后配比的食物,是他從各地購買了優質價低的玉米面、麥麩子、豆粕、葵花餅和花生餅。程少武說,這些食物與深井水拌成稀料后更有營養,使散養雞的發病率低,成活率高。所以不喂飼料、不喂藥,既保證了散養雞的肉質品質,也讓散養雞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