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中提到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要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完善縣鄉村服務和管理網絡。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行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等服務模式,擴大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范圍,加強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
農業電商華麗登臺
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中農業電商逐漸走入農戶視野,政府及電商企業看到了農業電商在農村改革中的機遇及作用。
電子商務發展的十來年,已經有許多農戶會在電商平臺上建立店鋪,進行商務運營,但是卻沒有一個專業的、獨立的農業電商平臺,而中國農業市場巨大,電商有著很大的發揮空間。這是一方面問題,另一方面問題是農民自身的問題,由于學識和經驗的限制,農民本身對互聯網信息的運用水平及電商的運作模式不是很了解,互聯網在設備和技術上的因素,在農村的開發利用不足。
如何搭好農業電商舞臺?
在商業市場上有求必有應,有需求必然會有相應的市場應對方式。但是做農業電商,懂科技懂銷售,但是不懂農民,這樣未必能成功。保證農民該賣時賣得出,獲得收益,消費者想買時買得到,享受服務,這才是農業電商成功的關鍵所在。平臺搭建考慮好農民和消費者兩端,為他們提供最便捷、時效、安全的互動通道,這是最基礎的。
其次,電商平臺的推廣勢在必行。推廣首要的是要走近農村,幫助農民了解學習運用電子商務平臺,技術培訓和人才培養十分必要。中國惠農網就是以點帶面的形式讓電商平臺進入農村,實行一對一的推廣,因地制宜進行大典型產業帶的平臺搭建,并指導操作。另一端,對于消費者來說,走品牌推廣道路是打響農業電商的重點,讓消費者信任這個平臺,進行品牌化經營,才是農業電商最佳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