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大慶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獲悉,大慶市八成耕地用上配方肥后,減少了不必要的化肥投入,少花了5587萬“冤枉錢”。
不少農民在頭兩年,春種時撒了不少化肥,以為撒的越多,糧就越多。后來,土地變硬了,一問才知道要進行測土后再上肥。就像人有病了,要大夫給開個方子再吃藥一樣。
據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淑蘭講,今年,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164萬畝,有八成耕地吃上配方肥,每畝地平均可減少2.5公斤的化肥投入,全市可少花5587萬的“冤枉錢”。
在大慶市,農民用的“配方肥”大致有四種來源。一是經過政府部門的農業技術推廣系統,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二是由肥料生產企業,為農戶主動開展的測土配方。三是目前推廣的復合肥料和農作物專用肥。四是科研院校開展的科技教學,也為農民進行服務。
今年,大慶市的1164萬畝耕地中,有510萬畝來自農業技術推廣系統的測土配方,其余的是一些生產企業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