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菜店解決居民剛需,但小菜店仍難逃“不掙錢”的生存痛點。12月8日,北京市商務委委托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修訂的社區蔬菜零售五大規范《社區菜市場(農貿市場)設置和管理規范》、《社區菜店設置和管理規范》、《生鮮超市設置和管理規范》、《綜合超市銷售生鮮農產品技術條件和管理規范》、《社區蔬菜(肉類)直通車設置和管理規范》正式發布。其中《社區菜店設置和管理規范》提到,社區菜店經營場所面積原則上應當在30-50平方米之間。分析指出,這一營業面積更為合理,可規避房租等經營風險。
實體店房租高,蔬菜產品利潤僅幾毛錢,社區菜店難盈利。新發地百舸灣農副產品物流配送公司負責人韋玉華表示,社區菜店每斤蔬菜最多盈利1元,月凈利潤最多1萬元。社區菜店的營業面積應與社區人口密度進行合理配置,社區菜店營業面積不宜過大,否則房租容易帶垮生意。社區菜店有固定的消費輻射范圍。不少社區小店分布過于密集,甚至互相之間“面對面”開店。韋玉華提醒,建議在社區內增加蔬菜直通車經營模式,因為流動的直通車成本低于社區房租約1/3,還能輻射到更大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