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靡市場之后,“看房經紀人”近年漸遇冷落,土地流轉經紀人在這個時間點以“闖入者”身份走入公眾視線,一些土地流轉經紀人以上百萬元的年收入迅速“躥紅”。
土地流轉經紀人如此活躍在全國鄉村,得益于政策的支撐。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和發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迫切需要一支熟悉農村要素資源信息,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術、懂法律、會經營、講誠信,能夠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手段促進農村產權交易的專業經紀人隊伍,積極參與產權交易服務,撮合產權交易雙方進行規范交易,推動農村要素流轉交易市場活躍發展。
隨著相關農業政策的不斷出臺,農村土地流轉被愈發重視,傳統的土地流轉與互聯網的融合也日益成熟,曾經只活躍在城市產權交易中的專業經紀人開始快速發展于全國農村的產權交易市場中,并擁有了這個行業的特有名稱——土流經紀人。
顧名思義,土流經紀人就是通過搜集農村閑置可出租的土地信息,發布到網上,提供給需要土地的種植戶或者投資者,從而賺取傭金的職業群體。
職業看好:城市看房經紀人轉型為農村看地經紀人
隨著鏈家河北廊坊某門店業務員小張的加入,土流經紀人這一職業在房產經紀人圈里“紅了”。在小張的描述里,“土流經紀人的日子比房產中介安逸多了,賺錢卻一點也不少。”
即使之前就職于有名的二手房中介鏈家,小張對房產經紀人的奔波與辛苦也已經體會得淋漓盡致:年薪百萬元只是極個別的特例,大部分房產經紀人還是過著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底薪2000塊錢的日子,“節假日的時候正常吃頓飯都是奢望”,房產經紀人的競爭也已經趨于白熱化。
偶然一次機會,小張見到了土流網北京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總經理夏創武,這位90年代初從事家裝行業的“老江湖”,在2015年徹底轉型土流經紀人,不足一年的時間,夏創武執掌的土流網北京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就一舉創下了300多萬元的業績。“土地集約化是大趨勢,土地流轉則是土地集約的先頭部隊,土流經紀人還是藍海。”跟夏總見面的第二周,小張正式加入了土流經紀人的行列。
小張從房產經紀人“跨越”成為土流經紀人的“創舉”,一時成為房產經紀人圈里熱議的話題。在土流網CEO伍勇看來,土流經紀人的風頭極有可能超過房產經紀人。“土地流轉行業潛力巨大,作為鏈接農民和農業投資人的土流經紀人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伍勇進入土地流轉行業已經7個年頭,他指出,作為在城鎮化進程中國家鼓勵農村土地流轉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職業,土流經紀人很好地解決了農民與租田大戶之間的信任問題,在促使土地價格透明化的基礎上,激活了全國土地跨區域的流轉,隨著土地流轉的不斷推進,未來加入土流經紀人隊伍的精兵強將也會越來越多。
業務火爆:咨詢電話不斷,有人年入600萬元
土流經紀人的隊伍已經稱得上“強大”了。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土流經紀人的從業人數已接近十萬人,以土流網為例,這家較早進入土地流轉業務的綜合服務平臺就已經聚集了1.2萬的土流經紀人。
不僅數量驚人,土流經紀人也匯聚了各方精英:此前以年收入600萬元風靡土流經紀人圈子的解洪玲,早在2007年進入了土地流轉行業,此前他已經做了十年發廊生意,以加盟方式成立土流網南昌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之后的第三個年頭,年收入就已經超過了600萬元;在大多數年輕人選擇遠離土地的時候,出生于1988年、畢業于四川林業大學的童修齊卻還是闖入了土地流轉行業,并在進入的第一年就收獲了30萬元的收入。“可能是因為我大學專業的緣故,很多種田大戶都十分信賴我,土地流轉行業是大有干頭的”,這個年輕的土流經紀人對土地流轉行業充滿信心。
土流經紀人是對年齡最沒有“偏見”的職業,國內年齡最大的土流經紀人嚴金昌已經73歲高齡。即使是雨天,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嚴金昌老人也不得閑,與之前幫著大兒子打理農家樂不同的是,他現在是土流網小崗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的總經理,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十多個咨詢地源的電話,最高的記錄達到48個。
從20多歲到70高齡的年齡覆蓋可以看做是土流經紀人行業快速增長的縮影,慶幸的是土流經紀人并沒有陷入“野蠻無序生長”的怪圈。一方面,以土流網、搜土地網、地合網等為代表的土地流轉綜合服務平臺都推出了土流經紀人培訓制度,其中土流網更是專門成立了土流學院,定期舉辦土流經紀人培訓班,邀請農業專家、教授講授土流經紀人的基本工作方法、流程,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法律和農村土地抵押貸款等農業金融知識,以保證土流經紀人的專業技能和素質。另一方面,全國不少地方正在對土地流轉經紀人實行“持證上崗”,如北京已經對300多人頒發了農村產權經紀人證書。
在政策推動和市場價值規律的雙重作用下,土流經紀人這個新職業已逐漸被看好,同時土流經紀人對農村土地價值的整合和發掘作用正在日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