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海東市,明媚的陽光從樹枝梢頭篩過,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影子。高鐵新區旁的綠化帶里,地上堆滿了一簇簇樹苗,園丁們正在挖坑種樹干得熱火朝天。雖然已接近尾聲,但園丁們仍然勤奮認真,一心打好這場秋季造林綠化攻堅戰。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水分蒸騰量較低,土壤中水分含量穩定,在土壤溫度尚高的情況下,秋季栽植的耐寒樹種根系還能恢復生長,成活率較高。”園丁李成男抹了一把額頭的汗,對記者說。
海東地處青海東部、湟水谷地,在全省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當中,在推進東部城市群建設和海東工業園區建設進程中,如何讓生態工程和各項建設工程和諧發展同步進行,一直是海東市委市政府關心的頭等大事。
一
10月12日,海東市召開秋季造林綠化工作動員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安排部署全市秋季造林綠化工作,全面動員廣大干部群眾行動起來,不斷加快“生態海東”建設步伐,提升造林綠化水平,努力在創建生態文明先行區中走在全省前列,將海東市建設成為全省的“宜居之地、休閑之都”。
“幾年前,這里山上沒有樹,只有矮草,城市里沒有成規模的綠化帶,路邊只有幾顆柳樹和楊樹。現在的海東市,逐漸有了南方城市的味道,綠化力度不斷加大。比如樂都區的螞蟻山公園綠化工程,經過三年的規劃建設,現在綠化面積達到了18.6公頃。”
11月4日,平安區古驛大道上,來自江蘇堯塘園林綠化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趙志慶,一邊檢查前段時間新種的樹苗安裝的固定架,一邊和記者聊了起來。
“我來海東有五年的時間了,這五年都在種樹,海東的城市和荒山綠化力度是我這二十多年來所去過的城市中最強的,工作量也是最大的。”趙志慶說。
秋季造林綠化戰役只是海東市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一個縮影。
海東市地處西寧與蘭州兩大省會城市之間,森林景觀建設直接關系到青海的新形象,關系到海東對內對外開放的步伐。
特別是森林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主體,保護好、發展好森林資源,擴大森林資源,科學經營和管理森林資源,發揮森林資源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重要功能,對生態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十二五”以來,海東市按照全省“生態文明先行區”和市委、市政府“綠屏障、綠河谷、綠城區”建設要求,強化“大生態”意識,堅定不移做綠色文章,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全市各級各部門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山川活動。通過實施國家林業重點工程、生態公益林工程、南北兩山綠化工程,全市造林綠化總面積達到92200公頃、封山育林42666公頃,中幼林撫育34633公頃,完成村莊綠化468個,森林覆蓋率達到32%。
二
造林綠化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是美化環境、改變面貌最有效的途徑和手段。
截至目前,今年海東市已完成“三北”、天保、省公益林等人工造林14000公頃,封山育林11200公頃,新一輪退耕還林8520公頃,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生態經濟林營造3033公頃,完成造林補貼試點3133公頃,低效林改造1523公頃,森林撫育6966公頃,完成南北兩山綠化873公頃,補植補栽1320公頃,南繞城高速公路沿線海東段高標準景觀綠化65.8公頃,海東工業園區生態綠地綠化1164公頃。“三綠”建設成績斐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走進樂都區職教城綠化景觀帶,七個綠化區塊各具特色,綠化區塊以青海云杉、油松、雪松、刺柏等常綠樹種和國槐、垂柳、新疆楊、銀杏等闊葉喬木為主,增加了梨樹、山杏、沙棗等象征教育精神的樹種,以體現綠化的整體效果。
在這次秋季造林綠化活動中,樂都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中連片、規模治理、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為目的,以生態林、特色經濟林建設為重點,全力推進植樹造林。截至目前,完成秋季造林433公頃,栽植云杉86.5萬株、油松43.1萬株。
如果說植樹造林是每年一項常態化的工作,那么秋季造林實際上就是對全年造林工作的一次“回頭看”和補充,為了高質量完成綠化工作,秋季造林以補植補栽為主。
在今年的秋季造林綠化攻堅戰中,海東市以各項營造林工程為依托,以城區綠化為重點,全市兩區四縣共完成秋季補植補栽1000公頃,提前整地666公頃,新農村村莊綠化23個,城區景觀栽植大喬木2000株,花灌木20000株。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在2015年南北兩山造林成活率不高地塊、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經濟林建設及公益林造林不合格地塊造林233公頃,整地66公頃。互助土族自治縣對三北、公益林造林不合格面積進行補植補栽133公頃,整地133公頃,綠化村莊13個。
城區綠化工作中,開展了平安古驛大道景觀綠化、樂都職教城綠化和各縣(區)街道斷檔補植補造,栽植景觀國槐、油松、大葉榆、白臘等大喬木2000株,紫葉矮櫻等花灌木20000株。平安古驛大道綠化面積近18000平方米。
三
植樹造林,功在千秋。海東市以“扎扎實實抓好生態環境建設”的要求,高度重視秋季造林綠化工作,按照“誰管轄,誰負責”的原則,認真研究制定秋季造林綠化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重點、實施步驟和責任單位,確保造林綠化工作任務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在抓好荒山造林、身邊增綠的同時,海東市認真研究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不斷拓展造林綠化的空間布局,堅持以人為本,為城市建設增綠添彩,打造綠色宜居城市,并為創建園林城市奠定基礎。
為了配合秋季造林工作,海東市堅持造林綠化和加強保護相結合。把保護歷史上形成的生態濕地、綠地、森林放在首位,切實加大保護力度,嚴禁亂占亂開亂伐。嚴格實行城市綠線管控制度,明確劃定城市建設的各類綠地范圍和保護控制線,確保綠線內的用地不被隨意占用。嚴肅查處各類違法侵占綠地、破壞綠化的行為,切實保護綠化成果。
堅持造林綠化和城鄉發展規劃相結合。要做好造林綠化工作,必須按照城鄉發展規劃,把城市公園、濕地公園、園林綠化和村莊綠化建設規劃做實做細,切實做到綠化和城鄉發展協調搭配,綠地布局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
堅持造林綠化和創建園林單位相結合。在全市開展“園林單位”和“園林小區”活動,動員所有機關、單位增加園林綠化投入,建設園林單位。各部門、各單位、各個社區、小區以及省駐市單位,都要做到見縫插綠、立體綠化,力爭做到能種則種、宜綠則綠、宜花則花,努力增加單位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