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標準化管理,提升綜合管理水平。長武積極落實省政府提出的“大改形、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項關鍵技術。采取宣傳鼓動、行政推動、示范帶動、效益驅動等形式,整體推進。完成大改形17萬畝,間伐3.5萬畝,強拉枝15萬畝,巧施肥22萬畝,無公害22萬畝,建成各級標準化管理示范園321個(其中省級示范園12個,市級示范園9個,縣級示范園300個),使果園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優果率82%以上。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果農素質。蘋果質量的提高,果農是關鍵。該縣堅持把培訓果農作為提升產業水平的基礎工程來抓,采取派出去學、請進來講、蹲下去教等形式,堅持每年舉辦果業技術培訓班300期以上,使90%的果農掌握果園標準化管理技術。目前,全縣擁有專業技術干部100多名,有村級技術員2100多名,果業科技示范戶3000多戶。初步形成以縣為核心、以鎮、村為紐帶、以科技示范戶為載體、以農戶為基礎的縣、鎮、村、戶四級技術服務網絡。
重視果品質量安全工作,提高果品市場競爭能力。長武縣把打造優質、營養、安全的果品當做一項戰略工作來做,認證無公害蘋果基地5萬畝,綠色蘋果基地10萬畝,有機果品1萬畝。從2012年開始,確定用3年,建設洪家、地掌、高原3個果業現代園區、4個蘋果綠色長廊,以促進果園管理向有機方向發展,加大農資市場整頓力度。積極開展果園病蟲害統防統治、果區環境治理,使果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抓配套產業建設,提高產業化發展水平。該縣以招商引資為契機,不斷完善配套產業開發,形成生產有基地、加工有企業、營銷有組織、流通有市場、出口有渠道的多元化經營格局,目前,全縣已建成規模較大的果品貯藏氣調、冷藏庫18座,總貯藏量14萬噸,占到全縣蘋果總產量的50%,擁有果品分選線6條,果品采后處理能力5萬多噸,建成年產1.2萬噸的果品加工企業1家,果品包裝企業8家,發展果業專業合作社88家,果品營銷中介組織325家,從業人員2200多人,全縣果業產業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積極實施名牌戰略,注冊了“宜祿紅”、“長武紅”、“宜山紅”等多個蘋果品牌,并引導企業參加各種經貿洽談會、展銷會,不斷促進長武果業產業健康發展。
據了解,今年長武蘋果掛果面積17萬畝,預計總產可達28萬噸,可實現產值12億元,農民人均果業純收入突破5800元,果業已成為長武縣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