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海南儋州運動型山豬“跑”出產業化路線

   日期:2016-11-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54    評論:0    

  “肉”香不怕巷子深!

  儋州山豬肉在省內外市場一路暢銷,價格與年俱增。

  從2014年起,儋州野生山豬肉漲到55元/斤,到2015年底仍然保持這樣的高價位,2016年上半年市場價維持在80—100元/斤,2016年下半年以來,已飆升到至少120元/斤。

  走俏市場的儋州山豬肉,很快成為“億元產業”。2015年,儋州山豬肉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2016年前10個月,已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

  是什么力量,讓儋州山豬肉受到市場青睞?

  海南大學農學院教授吳科榜介紹,放養的儋州山豬是優良的雜交品種,其肉有進補功能,脂肪只有家豬的50%,粗蛋白含量約20%,亞油酸含量比家豬高1.5—2.5倍。因此,特種山豬不僅口感鮮美,而且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血管等疾病有食療功效。國家科委已將特種山豬列為星火推廣項目。

  放養的儋州運動型山豬,緊盯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取向,“跑”出了值得可圈可點的產業化路線。

  重生態

  為山豬建運動場和游泳池

  綠樹婆娑,群山環繞,偌大的場地猶如足球場一樣寬廣,場地旁邊還開辟出了一片貯水的洼地。在儋州市蘭洋、排浦、大成、木棠、那大、峨蔓等鎮郊外,這樣的基礎設施已有多處。如果不是在大門口掛著“特種山豬基地”字樣的牌匾,還讓人以為是體育運動場。

  “我們的確是在建設運動場,不過這是為特種山豬建的運動場和游泳池。”一位基地負責人如是說。

  山豬也能開運動會嗎?沒聽錯吧?答案是肯定的。

  不信請看——

  在寬廣的操場上,一群群“運動員”向前狂奔,到達終點后又往回跑。而在操場旁是兩個大游泳池,剛跑步的“運動員”們,“撲嗵撲嗵”地躍入池內,渾身沾滿了紅泥漿,卻是一副愜意樣子。

  儋州郊外的多個特種野生山豬放養基地,這樣動感十足的鏡頭隨時可見。

  “為特種野生山豬修建運動場和游泳池,成為一種標配。”儋州正清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強說,“讓山豬多運動,不僅使之瘦肉增多,而且增強免疫力。山豬在游泳池里粘上紅壤泥漿后,可減少甚至消除毛發寄生蟲。”

  王文強透露,他曾隨機把一頭特種山豬放到有疫病的家豬群中實驗,一周后居然不被感染。讓山豬多運動增強免疫力,是重要原因。

  據了解,儋州多個山豬基地邊建設邊投產。在一排排欄舍前,只見里面有黑色、棕色、半棕色的山豬,但沒有傳統豬場的臭味。

  基地負責人稱:特種山豬不喂飼料,食草后的糞便異味少,且每天都會有專人清洗,污水經過六級處理,導入基地的魚塘養魚。

  調結構

  新型野味實行差異化經營

  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怎樣才能讓人們不經過狩獵也能吃到野味?

  山豬產業應運而生。

  海南大學農學院教授吳科榜介紹,特種山豬是優良的雜交品種,其肉有進補功能,脂肪只有家豬的50%,粗蛋白含量約20%,亞油酸含量比家豬高1.5—2.5倍。因此,特種山豬不僅口感鮮美,而且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血管等疾病有食療功效。國家科委已將特種山豬列為星火推廣項目。

  基于此,儋州市委、市政府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布局中,將山豬定位于新型的野味產業。該市蘭洋農場蓮花嶺拓展的首個放養基地,共622畝,計劃投資逾3億元。市畜牧獸醫局局長李昌充說,山豬與一般家豬相比,具有免疫力強、附加值高等優勢,有利于差異化經營。

  據了解,蓮花嶺特種山豬放養基地,建有特種山豬原種研究所、繁育中心、商品豬場,不但成為儋州山豬產業的“大本營”,也可以培植為生態農業示范觀賞區。

  俏市場

  高端食品業逐步拉長產業鏈

  常言道:“藥補不如食補。”頗具養生價值的山豬肉,食療功能明顯,因而俏銷市場,成為高端食品業的一道美味風景線。

  2013年冬交會上,深圳客商當場向海南預定3000頭山豬、價值1300萬元。簽下這筆大單的海南企業是儋州正清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王文強介紹,自2006年以來,其山豬產品一直保持著35元/斤的批發價。

  8年恒定的批發價,吸引了重慶、深圳、香港等地大批經銷人士。從事經銷業務10余年的重慶客商戴志說,他對特種山豬產品很感興趣,因為需求旺盛,市場價堅挺。

  儋州正清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匯總的兩組數據顯示:

  ——從2014年起,儋州野生山豬肉漲到55元/斤,到2015年底仍然保持這樣的高價位,2016年上半年市場價維持在80—100元/斤,2016年下半年以來,已飆升到至少120元/斤,但在省內外市場一路暢銷。

  ——2015年,儋州山豬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2016年前10個月,已完成銷售收入1.6億元,年底有望達到1.8億元。

  在高端食品業一路走高的儋州正清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正在探索全產業鏈路徑。

  儋州山豬養殖,由此“跑”出了產業化路線。王文強說,下一步,該公司將開發N個產品,如冷鮮肉分割、山豬臘肉,以及利用山豬毛制作毛筆,利用山豬皮制作皮鞋、皮包、皮帶等。

  惠民生

  與養殖戶共享發展成果

  “養山豬很劃算,公司出豬苗、出飼料、出技術、包回收,收益有保障。”11月12日,儋州市木棠鎮大文村的黎啟東樂呵呵地說。

  黎啟東介紹,2016年初,他與另外9戶農民成立了合作社,在儋州正清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帶動下發展山豬養殖業。通過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黎啟東等10戶農民,第一期養殖了200頭山豬,每頭山豬8個月出欄時,公司保價回收,養殖戶可獲得1000元收入。

  “養殖山豬,公司保價回收,養殖戶收入穩定有保障。”黎啟東感慨地說,以前他在外地打零工,沒有固定收益,但自從養殖山豬以來,感到很有奔頭,還能就近照顧家里,不用外出奔波,也不用擔市場風險。

  像黎啟東這樣的山豬養殖戶,在儋州不在少數。

  早在2014年9月14日,東邊天際剛剛露出魚肚白,儋州市那大鎮橫嶺村頭潭村小組的王承平就已起床,一路小跑到剛建成的山豬場。滿頭銀發仍精神矍鑠的他,圍著那些山豬仔,左看看右瞧瞧,新奇不已。此前,他和村里20多戶農民合作的山豬場已正式引進豬苗進行放養。9月12日,那大鎮頭潭金源山豬養殖專業合作社舉行了成立揭牌暨山豬苗首投放儀式。該鎮橫嶺村頭的基地上,5棟各780平方米的豬舍已經竣工。王承平等村民從儋州正清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引進的350頭豬苗,從車廂里順著斜梯板跑向基地,歡快地拱食著青草。

  如今,儋州市多個鎮共建起了17個山豬養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和“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吸引當地農民尤其是貧困戶參與特種山豬養殖。據統計,目前全市山豬年出欄將達到15萬頭,年存欄量達6萬多頭。

  越做越大的儋州山豬產業,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載體。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