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江蘇:南京街頭綠化帶將種抗霧霾植物

   日期:2016-11-1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79    評論:0    

  給中山大道、長江路沿線未滿百年的梧桐發一個古樹名木的“準身份證”,在街頭布局更多抗霾植物,到2020年人均享受公園綠地面積達16.91平方米……依據剛剛獲得2015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城市規劃類一等獎的《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2013-2020)》,“十三五”末,南京城鎮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僅在數據上有所提高,市民感受到的綠化品質也將有質的飛躍。

  南京綠地系統規劃摘得國內規劃設計領域最高獎項

  《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2013-2020)》于2013年通過專家評審后,由南京市政府批復實施,用于指導南京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林業和管理。記者獲悉,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是我國城鄉規劃設計領域的最高獎項,兩年評選一次,由全國知名專家經過初評、復評、綜合評審決定,代表了全國城鄉規劃行業的頂尖水平。本屆城鄉規劃設計獎城市規劃類一等獎僅有24個項目獲獎,《南京市綠地系統規劃(2013-2020)》憑借彰顯景觀風貌、構建大城鄉公園體系、提高綠地雨洪調蓄能力、建立三級規劃管理體系等方面的特色創新,受到本次評委專家的青睞和好評,一舉獲得一等獎。

  中山大道長江路等梧桐列入古樹名木儲備名錄

  在園林人士看來,梧桐是南京引進最早、表現最好的行道樹,中山大道一線和長江路上的林蔭大道尤為出彩。此次規劃中對植物多樣性搭配、樹種規劃引導、古樹名木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引導,梧桐被單獨提及。

  雖然南京市中心的梧桐都還沒有滿百年,但在南京,它們已不再是單純的行道樹;歷經風雨,至今已有七八十歲,是南京“活的歷史”。

  此次《規劃》中在《生物多樣性規劃》提出,南京列入名錄的古樹名木有1268株,其中500年以上的16株,200年以上的68株,目前生長狀況良好,要嚴格按照2011年10月開始實行的《南京市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辦法》進行保護。規劃明確,要將中山大道和長江路沿線的梧桐列入南京市古樹名木儲備名錄。遇到重大的城市建設項目,行道樹需要讓路。古樹名木的“身份”如同一把“保護傘”,可以幫助這些大樹繼續伴隨都市成長。

  綠化帶布局更多抗霾植物

  此次規劃中的《區域植物引種育種規劃》部分提出,未來街頭植物不僅要求配置美觀,也強調生態抗污染功能?!兑巹潯妨谐隽松习俜N抗霾特色植物,如大葉黃楊、金橘、蜜橘、珊瑚樹等。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建鄴區、雨花臺區的一些新建道路上,已經栽了不少大葉黃楊。園林專家認為,這些植物既能抗尾氣污染,也能抗氟化氫、抗氯氣、抗煙塵;在鋼筋叢林的都市里,這些綠化帶、小游園中的植物,給市民提供悅目美景的同時,有利于減輕污染對人體的傷害。

  “十三五”末人均享受公園綠地16.91平方米

  據介紹,規劃采用國際先進理念,確立合理的綠地建設目標,綠化覆蓋率達到46.2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高達16.91平方米,這個數值,高于全國其他重點城市。

  負責牽頭組織該規劃的南京綠化園林局人士表示,在系統結構方面,規劃結合南京市總體規劃布局,構筑契合自然山水特點的“一江兩河”引綠水、“四環六楔”顯格局、“十六條綠廊”展錦帶、“二十片綠洲”蘊美景的市域綠地系統結構;在技術方面,該規劃利用先進技術,構建模型,模擬南京市地勢情況,并演示南京被暴雨淹沒過程,從而科學確定南京城市綠地系統布局。

  一江兩河四環六楔

  其中的“一江兩河”為:長江、秦淮河、滁河,它們是南京最主要的水系。規劃要求強化“一江兩河”沿岸綠地建設,形成藍綠輝映的生態錦帶。

  “四環六楔”:明城墻風光帶、明外郭—秦淮新河風光帶以及繞城公路、繞越公路沿線綠地形成四個綠色環帶。六楔則是由都市區城鎮發展軸之間的綠色生態空間構成。包括老山—長江、六合靈巖山—八卦洲、滁河濕地—大廠隔離綠地、云臺山—牛首祖堂山—雨花臺風景區、秦淮河濕地—方山、青龍山—紫金山楔形綠地。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