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達茂旗百靈廟鎮的黃花灘村,有一片大棚格外顯眼,這就是黃花灘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基地里到處是農戶忙著采摘的身影。一朵朵蘑菇映襯著農民的笑臉,構成了一幅“農民增收齊致富,黃花灘村蘑菇香”的美麗圖景。
結合實際,優化產業結構
黃花灘村人均水澆地比較少,村中常駐人口多為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老年人,傳統的種植業項目無法滿足黃花灘村的實際需求。為了更好地讓農民增收,2015年,由百靈廟鎮分管領導帶隊,村黨支部、村委會、村民代表組成的黃花灘農牧考察隊先后赴呼和浩特市根堡村和河北省平泉縣進行考察,最終選擇了具有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等特點的食用菌種植項目,購買了3000棒香菇菌棒進行試驗種植。
今年,百靈廟鎮政府與黃花灘村合作社先后共投入190多萬元,建成了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食用菌種植園(種植基地)一期工程,設立了15座種植菌棚,種植了8萬棒香菇、6萬棒滑子菇以及1萬棒栗蘑,共計15萬棒食用菌。
黃花灘村合作社還與內蒙古益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種植園)+農戶”的形式,由公司租用村合作社的土地與基礎設施,統一提供菌棒、技術管理和人員培訓,并對食用菌進行統一收購。
科學種植,提升蘑菇品質
記者在種植菌棚中看到了一種頂面呈現淡褐色,菇紋開暴花呈白色,菇底呈淡黃色的食用菌。通過詢問了解到,這是一種被稱為花菇的食用菌,是在種植香菇的過程中,通過調節種植菌棚內的濕度、溫度、光照等自然條件,改變香菇的生長環境,而形成的一種食用菌,是香菇中的上品。花菇富含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具有助消化、降血壓等功效。黃花灘村的氣候環境格外適合種植花菇,這里出產的花菇,菇質肥厚,滋味鮮美,營養價值高,含水量僅為普通香菇的一半,是黃花灘村食用菌種植項目的特色品種,深受消費者歡迎,最高可賣到一公斤40元,是普通香菇的3倍。
完善產業鏈,共奔小康路
黃花灘村食用菌一年可以種植4個月左右,每棒菌棒可以產出0.75至1公斤商品菇,保守估計每座種植菌棚可獲利將近2萬元。目前,黃花灘村共有30多戶農戶參與了食用菌種植,食用菌種植園區出產的各類食用菌,主要供應給呼和浩特市和我市的各大超市和批發市場進行銷售。
據了解,黃花灘村合作社明年爭取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將現有的15萬棒擴增至50萬棒,種植園區面積擴大至13000平方米左右,并且將積極開展食用菌深加工項目,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進一步擴寬農民增收的渠道。陳百靈是黃花灘村里的食用菌種植大戶,他告訴記者:“黃花灘的食用菌質量好、品質高,銷路特別好,今年基本上每座大棚能獲利2萬元,我打算明年種植10萬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