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此次交流會的有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重慶分所、云南分所、海南分所、廣西分所、新疆分所、貴州分所,以及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南山植物園、第三軍醫大學等單位的中藥材方面的專家學者,共計300多人。
據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中藥材專家劉正宇介紹,重慶地處亞熱帶,中藥材種類異常豐富。根據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重慶試點野外調查結果,我市現已知中藥材共計466科1783屬5500種,較上世紀80年代(第三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調查的中藥材種類3415種,有大幅度增加。
但是,野外中藥材蘊藏量卻在減少。劉正宇表示,原記錄的種類中有近1/10在此次調查中未被再次發現。經過實地走訪、分析認為,重慶市中藥材原生境受到的威脅有:保護意識薄弱;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降低;重開發,輕保護;毀林開荒,過度采挖;“天敵植物”的引入等。
因此,與會者建議,加強對中藥材原生境的保護意識,建立中藥材原生境保護與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加大對中藥材保護的科研投入。
重慶中藥材有多少種?面臨著哪些發展機遇和問題?10月24-26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重慶分所承辦的“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中醫藥研究開發與咨詢專業委員會”學術交流會暨“2014年藥植論壇”在南川金佛山舉行。來自全國各省市中醫藥界的精英們共論中藥的傳承與保護。
參加此次交流會的有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重慶分所、云南分所、海南分所、廣西分所、新疆分所、貴州分所,以及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南山植物園、第三軍醫大學等單位的中藥材方面的專家學者,共計300多人。
據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中藥材專家劉正宇介紹,重慶地處亞熱帶,中藥材種類異常豐富。根據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重慶試點野外調查結果,我市現已知中藥材共計466科1783屬5500種,較上世紀80年代(第三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調查的中藥材種類3415種,有大幅度增加。
但是,野外中藥材蘊藏量卻在減少。劉正宇表示,原記錄的種類中有近1/10在此次調查中未被再次發現。經過實地走訪、分析認為,重慶市中藥材原生境受到的威脅有:保護意識薄弱;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降低;重開發,輕保護;毀林開荒,過度采挖;“天敵植物”的引入等。
因此,與會者建議,加強對中藥材原生境的保護意識,建立中藥材原生境保護與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加大對中藥材保護的科研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