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酸酸甜甜的小國光曾經讓很多人記憶深刻。山東省平度市欒家村的果農們抓住了人們這個懷舊心理,專門栽培了400畝小國光蘋果。11月2日,村里開辦了第三屆小國光蘋果節,吸引了上千市民前去品嘗游玩。
小山村賣懷舊水果
欒家村位于李園街道的九鼎蟠龍山腳下,是個名副其實的山村。過去山上地薄,看天吃飯。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山村,如今卻靠果品種植而遠近聞名,曾經被人遺忘和淘汰的一個蘋果品種——小國光,也成了該村的招牌特產。
“我們村自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發展果品種植,小國光就是其中之一。可能是地質好的原因,我們村里的小國光肉質勁道,口感清脆、酸甜適宜,比其他地方同種蘋果要好很多。 ”村民說,他們村里的小國光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獲評過省級優質果品。不過后來,因為小國光酸度有些大,外表也不大好看,逐漸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被甜度高、品相好的紅富士替代了。
“村里還有幾棵小國光老樹,一次我拿著這些小國光給朋友品嘗,大家都說這種蘋果好久沒吃到了,這個說法一下子提醒了我,我想到重新培育小國光。 ”2010年,欒波在成為欒家村黨支部書記后,他發現小國光蘋果承載著很多人的美好記憶,有潛在的顧客群體,就把淘汰了十多年的小國光蘋果重新培育起來,帶領村里60多戶村民成立合作社,搞起了本地小國光蘋果種植。
小國光價格超過紅富士
如今,經過6年的發展,欒家村小國光種植面積達400多畝,每年11月都會舉辦小國光蘋果節,吸引市區及周邊不少游客前來。該村實行統購統銷,解除了村民無路銷售的后顧之憂,增收致富也有了保障,今年的小國光蘋果有望為村民增收達到700萬元。昨天,在第三屆小國光蘋果節上,50多歲的王先生驅車200多里地趕到現場買小國光。今年,村里的小國光總產量有40萬斤,昨天就銷售出去了1萬斤,每斤賣到了6元錢,超過了紅富士的價格。
記者昨天從市果茶站了解到,島城蘋果種植面積有47.5萬畝,共有上百個品種,年產量高達50萬噸,富士蘋果占到了種植面積的七成以上,其中全市小國光種植面積只有4300畝。不過,市果茶站專家指出,亞洲人喜歡甜味,這也是富士蘋果勝出的原因,酸甜的小國光只能用來調節口味,再加上產量不太高、消費量較小,不建議大面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