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章丘市是全國農業大縣,也是全國畜牧大縣,統計數據顯示,奶牛存欄3.41萬頭,肉牛存欄20.18萬頭,肉羊存欄29.05萬只,是省會城市菜籃子的重要供應基地,發展“糧改飼”顯得尤為重要。開展“糧改飼”試點,引導種植全株青貯玉米,將單純的糧倉變為“糧倉+奶罐+肉庫”,通過種養加的緊密結合,飼料糧就地轉化,解決秸稈焚燒污染,實現過腹增值,變廢為寶,這也是農業領域“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的重要舉措。2016年,章丘市推廣全株玉米飼草料種植3萬畝,全株玉米收貯10萬噸。截至目前,全株青貯玉米收購基本完成。
“糧改飼”試點工作中,不斷加強組織領導。章丘市及時召開糧改飼試點工作會議,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以市畜牧獸醫局分管領導為組長的技術小組,為項目實施提供組織保障和技術保障,安排部署糧改飼試點工作,做到“受益對象明確、貯存地點清楚、收貯數量準確、款物臺賬詳細”,取得了糧改飼工作的效果。加強項目管理。市畜牧獸醫局與項目實施單位簽訂了《項目意向書》、《項目告知書》、《項目資金承諾書》、《安全生產承諾書》等,指導做好收購合同簽訂、收購臺賬記錄、影像資料收集等工作,要求相關鎮街組織精干力量嚴格審核種植戶種植畝數,市畜牧獸醫局安排專人定期或不定期到項目單位進行監督檢查,鎮街畜牧獸醫站組織專人每天到場到戶進行指導服務,確保糧改飼工作順利完成。加大加強項目實施力度,嚴格把關審核,簽訂購銷合同,建立購銷臺賬,具備銀行往來證明,出具銷售發票,健全養殖檔案,完善相關資料,出具審計報告。
在試點過程中,不斷加強技術支撐。建立健全糧改飼試點項目技術支撐體系建設,配備全自動凱氏定氮儀、粗纖維測定儀、精密PH計等檢測設備,保證青貯玉米產品質量。項目單位租賃約翰迪爾、克拉斯等德國進口大型收割機械進行收割,每天收割500畝,購置或租賃美迪、旄牛等國產大型收割機械,每天收割100畝,租賃解放、東風、江淮等各種自卸貨車、重型卡車、拖掛卡車,每車可運載全株玉米10-30噸。通過外出參觀學習、技術培訓、宣傳等形式開展全株青貯玉米種植、收割、青貯、飼喂等技術培訓和推廣。項目單位收貯全株玉米共出動大型收割機械20余臺,運輸車輛200余輛;赴糧改飼試點示范縣日照莒縣等地參觀學習糧改飼先進經驗做法2次;在高官寨、辛寨駐地集市,宣傳糧改飼及種養集合模式等2次,印發宣傳資料1000份,懸掛或涂刷宣傳標語10條。
同時,根據章丘市實際,市畜牧獸醫局積極結合項目開展產業扶貧,安排7家項目單位拿出20%財政資金(共計100萬元)結合產業發展用于精準扶貧,確定項目基礎條件好,奶牛養殖量大,規模養殖戶多,技術支撐體系健全的高官寨鎮為項目實施地點,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和環境條件,發揮區域內畜牧業扶貧的傳統優勢,協助貧困戶做好村鎮審核、開具發票等工作,進一步挖掘增收脫貧潛力,切實做好精準扶貧工作。主要用于收購全鎮141戶精準識別的貧困戶種植的全株玉米,共計667畝,每畝價格1500元。
從實施糧改飼項目先期試點來看,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成果明顯。據統計,試點鎮街將糧用玉米收獲全株青貯平均畝產3.5噸,每噸收購均價230元,每畝地可比收獲籽實玉米增收200元,按照種植3萬畝計算,年可增加種植收益600余萬元;奶牛飼喂全株玉米,日均多產3公斤,奶牛場單產提高10%左右,生產1噸鮮奶節約飼料成本300元,乳蛋白等質量指標也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