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將種業改革先期探索的成果落地擴大——農業部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日期:2016-10-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391    評論:0    

前不久,農業部、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擴大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成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又一實質性突破,在種業領域乃至整個科研領域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熱議。近日,記者就《意見》的核心內容、突破意義等深度采訪了農業部有關負責人。

  問:我們知道,早在2014年種業領域就啟動了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時隔兩年,五部門聯合下發《意見》有什么樣的意義?

  答:農業是關乎治國安邦的基礎性產業,而種業是農業領域科技含量最高的基礎環節,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是基礎中的基礎。當前世界種業正孕育著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抓住發展機遇,發展現代種業,建設種業強國,關鍵是人才,核心是創新,重點在改革?!兑庖姟愤M一步擴大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激發創新活力,釋放創新潛能,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是貫徹中央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在科研領域中,種業科研是與產業結合非常緊密的一個領域,產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科研生產“兩張皮”、成果轉化“腸梗阻”等問題。為此,我們在種業改革上先期做了一些探索,2014年以來農業部會同科技部、財政部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部分所(中心)開展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比例改革試點;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明確了鼓勵科研人員到種子企業開展技術服務的政策要求。兩年的試點工作顯示改革成效明顯,在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加速成果轉化、促進人才流動、強化制度管控等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特別是落地到產業上,兩年來我國種業發展勢頭迅猛是對試點工作最好的檢驗。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人才工作和成果轉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觀客觀條件決定了當前擴大改革試點正當時,五部門聯合下發《意見》也體現了我們對下一步在種業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和信心,體現了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創新驅動發展和人才強國兩大戰略的決心和信心。

  問:此次改革大的思路框架是什么?希望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

  答:改革的總體思路從人才和成果兩個方面切入,通過深化種業人才發展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種業人才培養、評價、流動和分類管理機制;通過深化種業權益改革,促進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權益分享,著力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熱情,解決制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發展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改革的基本原則是:激勵創新、分類管理、統籌協調、依法依紀。目標是要建立種業人才培養、評價、流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的新機制,培養引進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種業科技人才,取得一批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重大應用前景的突破性種業科研成果,成果轉化收入明顯增長,形成一批典型示范;到2020年,構建起以科研院校為主體的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和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相對分工、相互融合、雙輪驅動的現代種業科技創新體系,為建設種業強國提供堅實支撐。

  問:種業成果權益改革試點已經有兩年了,此次改革將在試點的基礎上有哪些進展和突破?

  答:從廣度上說,此次改革以擴大試點為主,試點的范圍從中央延伸到省一級、地市一級科研院所,明確北京、黑龍江、江蘇、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陜西等10省(市)作為改革重點省份,率先突破。

  從深度上說,對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前期試點以及這項工作走在前列的科研單位,要求整體推進改革;同時,對人才發展的支持,也從單純地鼓勵人才流動向人才引進、評價、培養等更深層次拓展。

  從力度上說,兩年前的試點工作的政策背景是國辦109號文件,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而現在,種業權益改革已經被寫進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十幾個省份寫進了省里的“一號文件”,推動改革的力量更強了。就具體措施來說,科研人員在持股兼職等方面的改革政策也更寬松、更有力度了。

  問:此次改革的重點內容是什么?

  答:這次改革,重點以創新種業人才發展機制和深化科研成果權益改革為兩大突破口。

  創新種業人才發展機制方面,一是注重人才激勵。《意見》明確,科研人員不僅可以通過成果許可轉讓等形式,按比例獲得現金獎勵;而且更加注重通過科研成果向企業作價入股的形式,給科研人員以股權激勵,通過產權激勵最大程度地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二是注重人才發展,重點是促進人才流動和落實人才分類評價。促進人才流動方面,科研人員可以去兼職,也可以離崗創業,從事科研創新和轉化工作,并規定,科研人員兼職期間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薦獎評優、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權利。完善人才分類評價方面,要求應用研究人員要突出創新轉化和市場評價,將企業兼職成效作為評價指標,不將論文等作為限制性條件;通過同行學術評價,引導和鼓勵科研人員專注于基礎研究。

  深化科研成果權益改革方面,主要是明確種業科研成果的權益。種業科研成果覆蓋育種創新全過程,包括植物新品種權、專利、著作權、技術秘密等;要求明確科研成果完成單位、科研團隊及完成人相應權益;全面梳理已有科研成果,依據規定明確權益到人。在科研成果權屬明確到人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權益分配。

  同時,為了讓種業科研成果更好地應用于生產、獲得收益,還要大力推進成果轉移轉化和公開交易,國家種業科研成果公開交易平臺要完善成果展示、價值評估、產權交易、咨詢服務等功能。

  在對成果和人才進行改革的同時,我們還要著力強化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A性研究是種業創新的基石,我們倡導把應用研究交給市場,但科研院所要進一步強化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國家和各省區市要加大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A性公益性研究支持力度,建立長期穩定的經費支持機制,完善基礎研究人才培養機制。

  問:改革進入深水區,留下的都是“硬骨頭”,在啃“硬骨頭”的過程中,又要確保不觸碰底線,我們是如何加強制度防腐的?

  答:改革要堅持激勵創新和預防腐敗兩手抓,要嚴格做到依法、依規、依紀,堅持陽光、公開操作,這是我們改革的一條經驗,也是底線。

  在整個改革過程中,我們堅持每一步都依法依規進行。從兩年前的試點開始,改革文件的起草都是依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科學技術進步法》《專利法》等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要求而進行的;改革措施的出臺都是在中紀委、中組部的指導和支持下與相關部委反復溝通、反復權衡的結果,可以說,改革既在解決種業發展深層問題上做出了實質性突破,又始終沒有脫離黨紀國法的框架。

  為禁止私下交易、防止科研腐敗,推動中國農科院建立了國家種業交易平臺,讓試點單位成果在平臺掛牌交易。同時,強化制度管控。試點單位通過建立成果管理制度,規范了成果報告、登記、保護、轉化、分配和獎懲等事項;通過科研人員持股兼職等重大制度,明確了不同類型科研人員政策邊界;通過公開公示制度,對于重大事項做到決策民主、過程公開、結果公示。

  在落實股權激勵機制時,為讓更多的科研人員享受激勵政策,依據職務職權,將科研人員劃分為不同類型,通過分類管理,明確相應政策邊界,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要求在種業領域實現了精準落地。分類管理讓每個人都明了自己所屬類型,明白政策所激勵、規定所禁止,實現了激勵創新與預防腐敗相統一。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