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青海民和脫貧路上畜牧業先行領跑

   日期:2016-10-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5    評論:0    

10月9日,走進身居大山深處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古鄯鎮聯合村七社,數十個灰墻藍頂棚的家庭小牧場在淡淡秋色的映染下顯得格外醒目。這是民和縣在開展精準扶貧工程中全力推進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

  在當前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中,民和縣精準識別的貧困村有125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1.06戶4.22萬人。按照“八個一批”脫貧計劃,該縣計劃發展特色產業脫貧3.39萬人。而家庭牧場建設便是該縣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著力培育打造的精準扶貧主導產業。

  民和縣作為青海農業大縣,農區畜牧業發展由來已久,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伴隨著40萬畝全膜玉米的大面積推廣,產生了豐富的玉米秸稈資源,目前,以玉米秸稈為主的飼草總量達到240萬噸,能滿足300萬個羊單位的飼草需求。

  依托如此豐富的秸稈資源,民和縣作出了“農路聯動”打造農區畜牧強縣的決定,提出了“萬戶百萬只”工程,即發展規模養殖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家庭牧場建設。2013年海東市率先在民和縣成功試點建設199戶,并逐年得到推廣,到2015年末,全縣家庭牧場達到3259家,家庭牧場草食畜存欄規模達到10.35萬頭(只)。

  正是有著扎實的發展基礎,在今年實施的精準扶貧工作中,民和縣結合“萬戶百萬只”工程,在發展規模養殖的基礎上,通過扶貧產業扶持資金集合金融扶貧的形式(產業扶持資金人均5400元,政府貼息貸款3-5萬元),扶持全縣2795戶貧困戶大力發展家庭牧場產業。截至目前,全縣已動工建設2171戶,已完成建設1416戶,累計發放扶貧貸款101戶359萬元。

  10月9日,記者隨古鄯鎮畜牧獸醫站站長馬如英走進該鎮聯合村七社采訪時,好多家庭牧場建設戶的發展意愿都是想養豬。而部分新建的家庭牧場內已經看到活奔亂跳的豬仔了。七社村民全慶孝告訴記者,他以前也養豬,有棚圈條件差,后來就放棄了,現在政府扶持了這么好的家庭牧場,計劃養兩三頭母豬,每個母豬平均產豬仔9頭計算,每頭豬仔按當前價格500元計算,那一年出欄豬仔收入就有1萬多元,而且這里土地廣,多種一些玉米、洋芋、飼草等,養殖成本也不會太高。而隨后采訪了幾名村民,他們給出了一樣的想法。

  負責該地區家庭牧場建設的古鄯鎮畜牧獸醫站站長馬如英告訴記者,在家庭牧場養什么,我們十分尊重群眾的意愿,只要貧困戶增收脫貧,養牛也行、養羊也行、養豬也行。馬如英還告訴記者,就拿聯合村來說,今年新建的家庭牧場54戶,而據他們了解,70%的貧困戶都計劃養豬,而該村七社的14戶家庭牧場建設戶,12戶計劃養豬、1戶計劃養牛、1戶計劃養羊。

  而記者在西溝鄉涼坪村采訪家庭牧場貧困戶馬尕索時,她的丈夫告訴記者,當前市場牛肉價格是28元/斤,羊肉價格是21元/斤左右,現在雖然羊肉價格不景氣,但只要好好操心了,一只羊也能賺到200元。他還說,國家扶持他們這些貧困家庭修建了家庭牧場,他打算建成后先養羊,以后走著看,如果牛效益好就養牛,羊效益好就養羊,總的一個目的就是增加收入。

  記者在古鄯鎮七里村采訪時,那里好多家庭牧場建設戶卻喜歡養牛,他們認為,養牛比養羊更省心,而且牛肉價格一直相對穩定,出欄一頭育肥牛,會有一兩千元的純利潤。

  時下,民和縣家庭牧場建設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那零星散落在貧困村落里的藍色頂棚的家庭牧場,猶如一個個跳動在貧困村落里的牧歌音符,編織著大山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希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