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8日至10月1日,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縣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范俊安,率藥材辦及部分企業負責人,赴甘肅省渭源縣考察學習該縣中藥材產業。
渭源縣黨參種植面積達常年維持在15萬畝左右,年產量在2萬噸以上。全縣已建成中藥材貿易交易中心有4處,其中位于清源鎮的渭水源中藥材貿易中心占地面積200余畝,是集中藥材交易中介、物流配送、電子結算為一體的專業化交易市場,是全國唯一的“白條黨參”原藥集散銷售專業市場,交易量占全國“白條黨參”的80%以上。2015年該貿易中心成交量達到17.8萬噸,交易額13.6億元。
渭源全縣中藥材加工企業達到65家,其中省市級龍頭企業6家,通過藥品生產許可證企業30家,通過GMP認證企業22家,發展中藥材個體加工戶1200多戶,中藥材年加工能力達到7萬多噸,綜合產值達到13.9億元。
渭源縣極為重視產業的科技支撐,該縣與甘肅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技術合作,成功選育“渭黨1號”、“渭黨2號”等優質品種,在全縣建成優質種子生產基地5000畝,種苗繁育基地4.5萬畝。渭源縣編制完成了黨參、當歸、黃芪大宗中藥材質量安全標準和規范化操作技術規程,制定了白條黨參生產質量安全和飲片質量兩個地方標準,富硒黃芪栽培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當歸膜側斜植栽培技術被甘肅省科技廳鑒定為國內先進生產水平,在全省推廣。
通過考察學習,看到了巫山和渭源這樣的道地藥材產業大縣之間存在的差距,同時進一步認清了巫山廟黨及整個中藥材產業具有的優勢和發展潛力,巫山將立足現有產業基礎,計劃從加強組織領導、確立廟黨質量標準體系、做大藥材貿易物流、強化宣傳推廣等方面著手,盡快實現巫山縣中藥材產業提檔長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