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陽光暖暖地曬在連片的香蕉地上。10月11日上午,在西鄉塘區壇洛鎮富庶村岜德坡廣西豐湖農業岜德基地的香蕉地里,場長盧成海站在蕉園的田埂上,看著一梭梭飽滿碩大的香蕉。這時,手機響了,是洽談收購香蕉的客商來電,雙方商談著蕉價,眼下香蕉收購價為每公斤3.2元。放下電話,盧成海高興地說,今年香蕉的價格比去年漲了許多,相信是個豐收年。
對于盧成海來說,7月是忙碌的開始。從7月至今,基地已有70輛貨車滿載香蕉陸續發往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區。“一車有2.5萬公斤,這次香蕉賣出了好價錢,相信能賺一大筆。”
在盧成海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岜德坡,大片香蕉林一望無際。盧成海說,公司發展香蕉產業已是第4個年頭,而他自己卻是一個有著10年豐富經驗的老蕉農。記者看到,每株蕉樹的中部位置都包裹著藍色的薄膜袋,里面還有一層白色的珍珠棉,盧成海小心地翻開袋子,赫然露出一大把青色的香蕉,密密實實地結在一起,真可謂是“碩果累累”。
“這些袋子是用來保護香蕉的,”盧成海說,目前基地種植的品種叫威廉斯B6,總共有1530畝,這個品種的香蕉軟糯香甜,口感很好,客商們也都沖著良好的品質前來收購。
金秋十月,基地迎來了全年最忙的時候,在包裝點,人們早已忙活起來,一串串香蕉扎堆“站”在地面上,戴著手套的農婦嫻熟地給香蕉切割、清洗、裝箱。記者剛到基地時,采收隊隊長馬勇正好挑出來兩梭香蕉,沉甸甸地墜彎了扁擔,他告訴記者,兩梭香蕉重近百斤,遇上又大又飽滿的,能達到兩百斤。采收香蕉是一件體力活,工作10年的馬勇也有著自己的經驗,“要掌握平衡點和力道,否則就容易受傷”。
盧成海說,每到忙時,基地至少要雇傭30人左右,他們大多來自周邊村莊,“高峰時每天要裝5至6車”。
隨著香蕉沉沉墜下,村民的錢袋子也在一天天鼓起來。岜德坡村民黃彩艷一邊和記者交談,一邊熟練地為香蕉修建枝把,她告訴記者,她家的40畝土地全部流轉給了公司,到公司做工,這樣算下來,一年能有5萬多元收入。
和黃彩艷一樣,岜德坡的村民大多將土地流轉給公司經營,自己再到公司打工賺錢,雙重收入讓村民們嘗到了甜頭,也降低了公司的經營成本。
對于盧成海來說,7月是忙碌的開始。從7月至今,基地已有70輛貨車滿載香蕉陸續發往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區。“一車有2.5萬公斤,這次香蕉賣出了好價錢,相信能賺一大筆。”
在盧成海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岜德坡,大片香蕉林一望無際。盧成海說,公司發展香蕉產業已是第4個年頭,而他自己卻是一個有著10年豐富經驗的老蕉農。記者看到,每株蕉樹的中部位置都包裹著藍色的薄膜袋,里面還有一層白色的珍珠棉,盧成海小心地翻開袋子,赫然露出一大把青色的香蕉,密密實實地結在一起,真可謂是“碩果累累”。
“這些袋子是用來保護香蕉的,”盧成海說,目前基地種植的品種叫威廉斯B6,總共有1530畝,這個品種的香蕉軟糯香甜,口感很好,客商們也都沖著良好的品質前來收購。
金秋十月,基地迎來了全年最忙的時候,在包裝點,人們早已忙活起來,一串串香蕉扎堆“站”在地面上,戴著手套的農婦嫻熟地給香蕉切割、清洗、裝箱。記者剛到基地時,采收隊隊長馬勇正好挑出來兩梭香蕉,沉甸甸地墜彎了扁擔,他告訴記者,兩梭香蕉重近百斤,遇上又大又飽滿的,能達到兩百斤。采收香蕉是一件體力活,工作10年的馬勇也有著自己的經驗,“要掌握平衡點和力道,否則就容易受傷”。
盧成海說,每到忙時,基地至少要雇傭30人左右,他們大多來自周邊村莊,“高峰時每天要裝5至6車”。
隨著香蕉沉沉墜下,村民的錢袋子也在一天天鼓起來。岜德坡村民黃彩艷一邊和記者交談,一邊熟練地為香蕉修建枝把,她告訴記者,她家的40畝土地全部流轉給了公司,到公司做工,這樣算下來,一年能有5萬多元收入。
和黃彩艷一樣,岜德坡的村民大多將土地流轉給公司經營,自己再到公司打工賺錢,雙重收入讓村民們嘗到了甜頭,也降低了公司的經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