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武都區緊緊圍繞市委“433”發展戰略,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開發工作,通過“六大舉措”全力加快中藥材發展步伐。
科學規劃產業布局
武都區制定出臺《十二五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產業開發思路、目標任務、產業布局和工作措施,為產業良性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按照規劃,預計到2015年,全區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20萬畝,產值達到3.6億元。
完善產業開發機制
組織成立中藥材產業開發領導小組,加快全區中藥材產業開發,積極組建成立隴南市武都區中藥材協會,并出臺優惠政策,大力培育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至目前,已發展中藥材營銷大戶36戶,協會會員1.2萬人。
加快產業基地建設
積極與甘肅農業大學、蘭州大學、省中醫學院等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開展合作,組建成立了武都紅芪品系選育、紅芪標準化生產、穿龍薯蕷良種繁育等10個示范點,示范帶動全區中藥材產業標準化發展。目前,全區已人工馴化種植成功多種名貴野生中藥材,其中,推廣種植穿龍薯蕷1600多畝,豬苓1000多窩,白芨20多畝。
創建名優中藥材品牌
2011年4月,武都紅芪獲得國家農業部地理標志登記保護,2013年,該區申報“中國紅芪之鄉”、注冊成功“武都紅芪”、“米倉紅芪”等6個中藥材品牌,強化了自有知識產權,提高了產品知名度。
積極培育龍頭企業
制定出臺《中藥材產業扶持辦法》,按照“建龍頭、帶基地、興產業、占市場”的工作思路,通過招商引資、啟動民資、爭取項目等多種方式,積極培育中藥材產業龍頭企業,帶領全區中藥材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強化產品質量監管
在不斷加強對上市交易中藥材質量檢測管理的同時,大力推進中藥材質量追溯制度建設,通過積極引導生產源頭規范化種植,不斷提升區內道地中藥材的市場競爭力,為全區中藥材產業的茁壯發展提供堅強保證和不竭動力。